[发明专利]水面表演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42079.2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0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于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秀域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J1/00 | 分类号: | A63J1/00;A63J5/02;B05B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演 水面 表演装置 水下导轨 水下支撑装置 防侧翻装置 表演动作 仿生效果 关联元素 景观装置 模拟动物 视觉关系 仿生形 上移动 侧翻 姿势 并列 造型 安置 观众 艺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表演设备,其包括:水下支撑装置,具有并列安置于水面下的一对水下导轨;表演平台,在水下导轨上移动,其上部突出于水面;仿生形的表演装置,安装在表演平台上;防侧翻装置,与表演平台连接,用于防止表演装置在表演平台上进行表演动作时发生侧翻。本发明的表演设备,结构简单,造型独特,平时是一个景观装置,与水有关联元素,看上去不突兀,表演时可模拟动物姿势,仿生效果强,改变与观众之间的视觉关系,演出中从无到有或又消失,增加艺术演出的魅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表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面表演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水面上表演的装置是较为新颖的展示、科普、娱乐项目,它继集了多种现代先进技术,为观众提供了不同以往的视觉震撼。但是,现有技术中,适用于水面上表演的装置并不适用于海面上表演,因为一般水面表演装置使观众不能完全摆脱平面视觉的束缚,因此降低了观看表演的临场感和震撼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面表演设备,其结构简单,具有仿生形的表演装置,表演装置可根据演出需要完成相应动作,配合上喷泉机构及灯光效应,可模拟白鹭或海豚在水面上运动的姿态,使观赏人员摆脱了平面视觉的束缚,增强了观看的临场感和真实感,使观众具有更大的视觉震撼力,此外,表演装置可收缩运动,便于存放。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面表演设备,其包括:水下支撑装置,具有并列安置于水面下的一对水下导轨;表演平台,在水下导轨上移动,其上部突出于水面;仿生形的表演装置,安装在表演平台上;防侧翻装置,与表演平台连接,用于防止表演装置在表演平台上进行表演动作时发生侧翻。
其中,所述表演平台包括:船体,其底部设置有分别安置在一对水下导轨上的两排行走轮;一对驱动装置,驱动两排行走轮沿所述一对水下导轨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具有沿船体长度延伸方向相背伸出的一对传动轴;一对变速箱,具有输入轴和相背伸出的一对输出轴;其中,所述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其中,所述一对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动轴垂直,且每个输出轴的末端安装一个行走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安置在所述船体侧边中部的两排支撑滚轮,分别沿所述一对水下导轨的顶端面移动;其中,每排所述支撑滚轮位于安置在所述船体的船艏和船尾处的多个行走轮之间。
其中,所述防侧翻装置包括:侧置配重组件,沿所述船体的防倾翻侧间隔设置;防倾翻导轮组件,沿所述船体的所述防倾翻侧间隔设置;底置配重组件,沿靠近所述船体的所述防倾翻侧的底部设置;其中,所述水下导轨的侧端面设置导轮行走槽,所述防倾翻导轮组件的导轮沿导轮行走槽行走。
其中,所述表演装置为白鹭表演装置,安置在所述表演平台的中部,包括:回转底座,安装于与所述表演平台连接的固定底座上;白鹭机构,具有与回转底座连接的鹭身组件和与鹭身组件连接的鹭头组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回转底座、鹭身组件和鹭头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白鹭表演装置还包括:喷泉机构,设置在所述白鹭机构上,用于吸纳海水并将海水从所述鹭身组件和/或所述鹭头组件喷出,以便所述白鹭机构模拟白鹭展翅的姿势。
更进一步的,所述白鹭表演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具有:任务管理单元,具有预设的用于驱动所述白鹭机构运动的动作指令;伺服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任务管理单元和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指令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执行相应动作;液压源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用于为驱动机构提供高压油;油源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任务管理单元和液压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指令控制液压源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秀域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秀域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2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