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单路微波旋转关节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41623.1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6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程开富;马英;赵应应;张翠;张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艾力特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06 | 分类号: | H01P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刘强 |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波 旋转关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单路微波旋转关节,包括自由端,固定端以及将自由端和固定端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外壳;其中固定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第一插孔、第一绝缘子和第二外壳;其中自由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第二插孔、第二绝缘子和第三外壳;第三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装有轴承,第三外壳外端通过第二螺母与第一外壳固定,其中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嵌套接触形成内导体,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嵌套接触形成外导体。实现了关节的内、外导体转动过程接触可靠与电信号传输,解决了在冲击、振动时电信号传输无瞬短现象,使用寿命长,性能优越、外形小、高可靠、耐环境性能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路微波旋转关节,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的单路微波旋转关节。
背景技术
单路旋转关节为一种宽频微波旋转关节,具有使用频带宽、可靠性高等优点,应用于旋转天线和雷达等设备中。通常单路旋转关节在旋转20万转后,导致高频性能参数产生变化,因此须经常更换此类产品,旋转关节装在系统内部不易拆卸与维修,会加大整机的维护服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单路旋转关节,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能够实现高频信号在旋转中传输稳定信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单路微波旋转关节,包括自由端,固定端以及将自由端和固定端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外壳;其中固定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第一插孔、第一绝缘子和第二外壳;其中自由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第二插孔、第二绝缘子和第三外壳;第三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装有轴承,第三外壳外端通过第二螺母与第一外壳固定;其中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嵌套接触形成内导体,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嵌套接触形成外导体。
进一步的,第三外壳上设有压紧轴承的第一螺母。
进一步的,轴承与第一外壳之间设有垫圈。
进一步的,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均采用铍青铜材料。
进一步的,本单路微波旋转关节使用频段在DC-26.5GHz以下,阻抗50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自由端,固定端以及将自由端和固定端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外壳;其中固定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第一插孔、第一绝缘子和第二外壳;其中自由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第二插孔、第二绝缘子和第三外壳;第三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装有轴承,第三外壳外端通过第二螺母与第一外壳固定,其中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嵌套接触形成内导体,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嵌套接触形成外导体。实现了关节的内、外导体转动过程接触可靠与电信号传输,解决了在冲击、振动时电信号传输无瞬短现象,使用寿命长,性能优越、外形小、高可靠、耐环境性能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的组装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自由端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固定端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内外导体之间接触图。
其中,1、第一插孔;2、第二插孔;3、第一绝缘子;4、第二绝缘子;5、第一外壳;6、第三外壳;7、第二外壳;8、第二螺母;9、第一螺母;10、轴承;11、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艾力特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艾力特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频带抑制的合成植入滤波器
- 下一篇: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