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检测标本保存记录方法及收集盒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41407.7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生;王瑜;王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洛;陈东生;王瑜 |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检测 标本 保存 记录 方法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活体检测标本保存记录方法及收集盒。
背景技术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这是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被作为临床的最后诊断,为医务人员对疾病的准确诊断、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临床疗效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对于肿瘤远近切端、切缘的病理组织检查,是评估是否达到R0切除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现切端缘阳性,通常需要在相应部位追加手术,比如结肠癌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等等。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远近切端的标记大多借助缝线或染料标记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辅以文字解释描述,其标记的可靠性较低,倘若标记的缝线发生脱落或者染料标记褪色等情况就会导致病理医师对远近切端的辨认和描述上可能出现错误,造成错误诊断,对病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不利于后续对病例标本的储存和查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后期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体检测标本保存记录方法及收集盒,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对活体组织标本采集和记录的信息不够完整、准确、直观且容易发生混淆和错误的问题,其具有完整、详实地保存并记录所采集的活体组织标本信息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体检测标本收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表面的中部位置设有活体取样部位器官的解剖图谱,解剖图谱的四周设有至少一个活体样本存放槽,盒体上方设有能将活体样本存放槽的槽口密封的密封件;
所述盒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与各活体样本存放槽一一对应的标记物,所述标记物能可拆装地固定于解剖图谱上。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本方案中还提供了如下优化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外侧壁或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用于识别患者个人信息的标识。
使得在标本在各个科室或医院之间传递的过程中标本与患者的信息保持一致,避免在流转过程中信息发生错误。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是数码芯片、二维码或条形码。
进一步的,还包括拨棒以及设置在盒体任一外壁面上用于存放拨棒的存放槽。
在所取的活体样本较小的时候,使用盒体上携带的拨棒能很好的协助医务人员取放标本。
进一步的,所述活体样本存放槽的底部放置有海绵或棉花。
海绵或棉花能够很好的吸附活体样品,当需要的时候可在海绵或棉花中放入一些固定液,使得活体样品得到更好的保存。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覆设在盒体上表面的热封膜。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设置在活体样本存放槽槽口处的密封塞盖,活体样本存放槽一侧边缘设有方便将密封塞盖取出的凹陷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扣合在盒体上表面的顶盖,顶盖上设有用于观察盒体内部情况的可视窗口。
进一步的,所述标记物为标记纸贴或标记图钉。
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体检测标本保存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上述方案及其优化方案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活体检测标本收集盒;
保存记录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取出的活体样本放入活体样本存放槽中,并向活体样本存放槽内注入防腐液,随后盖上密封件密封;
步骤二:将活体样本存放槽相对应的标记物固定在解剖图谱中与活体样本取样部位相应的位置处,最后将顶盖扣合在盒体上。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借助形象的解剖图谱,很好地解决了病理组织标本对远近切端的标记难题,同时可从不同方位分别放置相应位置的手术切缘如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上、下、内、外和基底部切缘,从而直观准确地标记定位好各个切端和切缘,避免了病理科医师辨认和描述上可能出现混淆的现象。提高体表肿物活检、内镜下活检、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采集和存储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收集盒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带顶盖的收集盒立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盒体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收集盒立体示意图。
标号说明:1盒体、1-1解剖图谱、1-2活体样本存放槽、1-3密封塞盖、1-4标记物、1-5标识、1-6凹陷部、1-7热封膜、1-8拨棒、1-9存放槽、2顶盖、2-1可视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洛;陈东生;王瑜,未经王洛;陈东生;王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