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41224.5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万钰臻;徐萌;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3 | 分类号: | H04M1/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功能在智能终端中产生。从智能终端电量的消耗比例看,智能终端在显示相关方面占了比较大的比重。为了节省智能终端的电量,当用户没有操作智能终端时,终端屏幕可以进入息屏状态。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息屏状态下错过应用程序的推送消息,当息屏状态下接收到推送消息时,推送该消息的应用程序可以发送点亮请求点亮终端屏幕,并对推送消息进行显示。但是,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下,会接收到用户不期望的推送消息,比如垃圾消息、天气消息等,此时推送该消息的应用仍会点亮终端屏幕,消耗终端电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
禁止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时点亮终端屏幕。
可选的,所述确定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包括:
在深度休眠模式下,当唤醒终端时,判断唤醒过程中待调度的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是否与预设黑名单中的应用标识匹配;
若存在匹配的应用标识,则判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
可选的,所述禁止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时点亮终端屏幕,包括:
禁止调度目标应用程序的进程,以禁止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时点亮终端屏幕。
可选的,所述在深度休眠模式下,当唤醒终端时,判断唤醒过程中待调度的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是否与预设黑名单中的应用标识匹配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的定时注册请求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是否与预设黑名单中的应用标识匹配,所述定时注册请求是在深度休眠模式下定时唤醒终端的请求;
若存在匹配的应用标识,则不响应所述定时注册请求。
可选的,所述确定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包括:
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下,接收到推送消息时,确定发送所述推送消息的目标应用程序;
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是否与预设黑名单中的应用标识匹配;
若存在匹配的应用标识,则判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
可选的,所述禁止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时点亮终端屏幕,包括:
截获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点亮请求,以禁止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时点亮终端屏幕。
可选的,所述确定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之前,还包括:
从云服务器或本地获取推送垃圾消息的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
根据所述应用标识生成黑名单。
可选的,所述确定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之前,还包括:
接收黑名单更新命令,所述黑名单更新命令包括增加应用标识命令、修改应用标识命令或删除应用标识命令;
根据所述黑名单更新命令更新黑名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控制装置,包括:
应用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
屏幕控制模块,被配置为禁止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时点亮终端屏幕。
可选的,所述应用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深度休眠模式下,当唤醒终端时,判断唤醒过程中待调度的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是否与预设黑名单中的应用标识匹配;在存在匹配的应用标识时,判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预设黑名单中。
可选的,所述屏幕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禁止调度目标应用程序的进程,以禁止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时点亮终端屏幕。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匹配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的定时注册请求时,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是否与预设黑名单中的应用标识匹配,所述定时注册请求是在深度休眠模式下定时唤醒终端的请求;
请求响应模块,被配置为在标识匹配模块确定出存在匹配的应用标识时,不响应所述定时注册请求。
可选的,所述应用确定模块包括:
应用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终端屏幕处于息屏状态下,接收到推送消息时,确定发送所述推送消息的目标应用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2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