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高速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1010.8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7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洪知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知瑜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G5/44;F23G7/0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高速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功能高速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处理一般采用先用垃圾焚烧炉焚烧垃圾后,再将焚烧垃圾产生的废气引入裂解炉内进行裂解处理,例如中国专利CN 102072491 B公开了《一种具有陶瓷新能源生产系统的垃圾焚烧窑炉装置》,它是由改装过的陶瓷煅烧窑、垃圾焚烧炉、裂解炉和喷雾塔及其除尘、排烟系统组合相连,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由垃圾焚烧炉焚烧垃圾产生的废气引入裂解炉内裂解使用较长的管道以及两套炉体,制造设备的成本高;二是设备占用的生产场地大;三是废气输送过程的热量消耗大,在裂解炉内形成裂解温度消耗的能源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高速焚烧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多功能高速焚烧炉,筒形的炉体下端开口安装在转盘座上、上端开口上设置有居中带有排烟口的除焦炉盖,炉体内腔的转盘座上设置有锥形的转盘,转盘由设置在转盘座下侧的电机驱动,锥形的转盘外围与炉壁之间设置有穿过转盘座与螺杆出灰机连通的下灰通道,炉体内腔内由下到上依次形成有余灰冷却区、一次燃烧区、二次高温燃烧裂解区和降温除焦区,转盘座的下侧设置有贯穿转盘座并通过转盘上均布的出气小孔连通炉体内腔的进风管道,一次燃烧区的侧壁上设置有为一次燃烧区补氧的一次补氧管,二次高温燃烧裂解区的侧壁上设置有活塞式进料机构和为二次高温燃烧裂解区补氧的二次补氧管,降温除焦区的侧壁或/和除焦炉盖上均布有连通降温除焦区的冷风进风管。
上述的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转盘转动或所述的电机为减速电机。
上述的进风管道上连通有补氧管。
上述的一次补氧管在炉壁上周向均布有三个以上。
上述的二次补氧管在炉壁上周向均布有三个以上。
上述的螺杆出灰机的具体结构是:转盘座上朝下设置的下灰通道与横向设置的螺杆出灰机的横管的一端侧壁连通,横管内设置有用轴承支撑在横管两端壁上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轴由电机驱动其转动,横管另一端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灰口。
上述的活塞式进料机构的具体结构是:二次高温燃烧裂解区的侧壁上倾斜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漏斗,进料管的外端部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进料管内并在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推料活塞;或进料管的外端部固定有电机,电机驱动丝母转动进而带动螺接在丝母上的螺杆伸入进料管内并在螺杆端部连接有推料活塞。
上述的倾斜设置有进料管是:进料管的轴线与水平线成20—40度的倾斜角,进料管的外端朝下,另一端与二次高温燃烧裂解区的侧壁连接。
上述的冷风进风管有二十根以上,二十根以上的冷风进风管周向均布在降温除焦区的侧壁上和除焦炉盖上。
上述的二十根以上的冷风进风管的具体安装位置是:有十根以上的冷风进风管周向均布在降温除焦区的侧壁上,有十根以上的冷风进风管周向均布在除焦炉盖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的特点是垃圾无需要发酵,也不需要闷解,通过简单的破碎后直接焚烧,燃烧速度是普通燃烧方式的十倍以上。
2、用本发明燃烧垃圾后的废物体积重量缩减比大,垃圾焚烧后基本上是白灰,可以继续作为其他产品使用。
3、本发明在一个炉体内利用一次燃烧产生的废气再增氧实现二次燃烧形成裂解温度对废气进行裂解,由于该裂解温度是在一次燃烧产生的温度的基础上调高的温度,相比在单独的裂解炉内形成裂解温度消耗的能源小,节约能源。
4、本发明在炉盖上或/和炉体的上侧侧壁上布满小管,输入5kg压力的干净冷空气,对高达千度左右的烟气飞灰进行稀释冷却固化,使得燃烧垃圾后的废气或先燃烧垃圾再对燃烧垃圾再进行高温裂解形成的废气及飞灰不结焦,从而达到除焦或阻止结焦的目的。
5、本发明采用纯氧燃烧,成本低廉,燃烧过程可以产热量大,产生的热量可另作它用。
6、本发明集燃烧垃圾、裂解废气、除焦于一体,结构简单,节约能源,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垃圾焚烧处理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螺杆出灰机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活塞式进料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知瑜,未经洪知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式转盘
- 下一篇:一种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测定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