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安全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9680.6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6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毕及泉;张刚;张波;张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津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7 | 分类号: | H01R13/447;H01R13/713;H01R13/66;H01R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安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因而用于插接家用电器的插座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插座一般包括了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而壳体内的火线接线端和零线接线端往往是直接与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处的导电片或导电块进行连接,这样的话,当人体手指或手持导电体(尤其是对于儿童)与火线插孔内的导电片或导电块接触时,插座便会毫无任何保护措施,而直接造成了对人体的电击伤害,这大大影响了插座本身的安全防护性能,并容易导致触电事故频繁发生。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和避免触电事故,从而大大保障了人身安全的新型安全插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安全插座,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在所述壳体内还分别设有火线接线端和零线接线端,在所述火线插孔的右侧下方设有第一绝缘竖板,在所述第一绝缘竖板的左侧中间还连接有第一绝缘横板,在所述第一绝缘横板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有上压块和下导电压块,且所述上压块的右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至所述第一绝缘竖板,所述下导电压块的右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至所述第一绝缘竖板;
在所述零线插孔的左侧下方设有第二绝缘竖板,在所述第二绝缘竖板的右方还设有右导电压块,所述右导电压块的左端通过第三弹簧连接至所述第二绝缘竖板,并且在所述第二绝缘竖板和所述右导电压块之间还设有触点开关;
所述零线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右导电压块,所述火线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触点开关的其中一个接线端,同时所述触点开关的另一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下导电压块。
上述新型安全插座,其中所述上压块和下导电压块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右导电压块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上述新型安全插座,其中所述上压块和下导电压块的左侧上部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所述右导电压块的右侧上部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上述新型安全插座,其中所述上压块为绝缘材料或者导电材料。
上述新型安全插座,其中在所述第一绝缘竖板的底端和所述第二绝缘竖板的底端还分别连接有第二绝缘横板和第三绝缘横板,并且在所述第二绝缘横板和第三绝缘横板上还分别开设有用于导线穿过的导线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防止和避免触电事故,从而大大提升了插座的安全防护性能,并保障了人们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新型安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火线插孔2,零线插孔3,火线接线端4,零线接线端5,第一绝缘竖板6,第一绝缘横板7,上压块8,下导电压块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第二绝缘竖板12,右导电压块13,第三弹簧14,触点开关15,第二绝缘横板16,第三绝缘横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安全插座,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火线插孔2和零线插孔3,在壳体1内还分别设有火线接线端4和零线接线端5,在火线插孔2的右侧下方设有第一绝缘竖板6,在第一绝缘竖板6的左侧中间还连接有第一绝缘横板7,在第一绝缘横板7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有上压块8和下导电压块9,且上压块8的右端通过第一弹簧10连接至第一绝缘竖板6,下导电压块9的右端通过第二弹簧11连接至第一绝缘竖板6,在零线插孔3的左侧下方设有第二绝缘竖板12,在第二绝缘竖板12的右方还设有右导电压块13,右导电压块13的左端通过第三弹簧14连接至第二绝缘竖板12,并且在第二绝缘竖板12和右导电压块13之间还设有触点开关15,零线接线端5通过导线连接至右导电压块13,火线接线端4通过导线连接至触点开关15的其中一个接线端,同时触点开关15的另一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至下导电压块9。
作为优选,对于上述新型安全插座,其中上压块8和下导电压块9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均小于右导电压块13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此外,对于上述新型安全插座,其中上压块8为绝缘材料或者导电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津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津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9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