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特异性磷酸酶14(DUSP14)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9254.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6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良;李毅刚;李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46 | 分类号: | A61K38/46;A61K45/00;G01N33/68;A61P9/04;A61P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常海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磷酸酶 14 dusp14 治疗 心肌 肥厚 中的 功能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特异性磷酸酶14(DUSP14)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本发明确定了DUSP14的表达与心肌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生心肌肥厚的模型中,DUSP14的表达和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抑制DUSP14表达显著促进了心肌肥厚、纤维化,恶化心功能,促进DUSP14过表达则显著抑制了心肌肥厚、纤维化,保护心功能。因此,DUSP14可作为靶基因,用于筛选保护心脏功能、抗心脏纤维化和/或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用于制备保护心脏功能、抗心肌肥厚和/或预防、缓解和/或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为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特异性磷酸酶14(DUSP14)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
背景技术
心肌肥厚是心肌对长期生物力学压力或容积负荷增加的代偿性反应,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血管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体积增大、蛋白合成增多、细胞外基质增多等特征[1-3]。高血压、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由高血压等疾病所致的心肌肥厚、高血压心脏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尽管心肌肥厚最初可以使心肌细胞增大,心肌收缩力加强,是一种维持正常心输出量的代偿机制,但长期持续性的压力或容积负荷过重则会引起心肌重构,同时由于心肌需氧量增大,而冠状动脉血供相对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导致失代偿,从而引起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4,5]。研究表明随着心脏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了6~10倍[6]。
目前认为心肌肥厚是一种多种因素参与调节的复杂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长期的生物力学压力和/或容积负荷过度,使心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肌肥厚。此外,血管紧张素II(Ang II)、内皮素(ET)、儿茶酚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各种胞外刺激信号可诱导核内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导致心肌细胞肥大[7-11]。从分子水平上看心肌肥厚的病变过程分三个环节:胞外肥厚刺激信号的出现、胞内信号转导及核内基因转录活化,最终诱发细胞发生肥大表型变化。目前研究已经显示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心肌肥厚的过程。其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NFA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与PI3K/Akt/GSK3β信号转导通路以及由这三条通路所调节的下游转录因子MCIP1.4、NF-κB、AP-1、MEF2、mTOR等在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2,12-17]。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是一种受钙离子及钙调素调节的多功能信号酶,可通过使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activated T cells,NFAT)转位入核,调节核内肥大基因(ANP、BNP)的表达[18,19]。MAPK包括三个亚家族[20]:ERKs、JNKs 和p38-MAPK。磷酸化的MAPKs激活促进与心肌肥厚有关的下游转录因子NF-κB、AP-1、MEF2、NFAT等的转录活性,而调节细胞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导致心肌肥厚 [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9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塑料回收造粒机的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宝石异形孔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