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分心木茶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38689.5 | 申请日: | 2015-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5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龙;李小军;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鹮宝实业有限公司;周宝龙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9068;A61P1/14;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3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分心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桃分心木茶的生产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各中药材的重量份为:分心木10~15、黄芪1.2~1.5、甘草0.8~1.0、西洋参0.5~0.9、当归0.5~0.6、橘皮0.6~0.9、升麻0.6~0.9、白术0.7~0.9、生姜0.4~0.5、大枣0.5~1.0、枸杞0.5~1.0。其生产方法是将中药材分别经过黄酒炮制、麸制、加工、干燥,包装为分心木成品片状茶;将炮制加工过的中药材经过超声波提取、过滤、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包装制得分心木成品速溶茶。本发明所生产的核桃分心木茶中总黄酮含量7.16%~16.36%,多糖占6.46%~12.12%,用于肾虚衰老所致的头晕疲倦、腰酸腿疼、夜尿多的临床验证具有显著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适用人群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桃分心木茶的生产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分心木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果核中的干燥木质隔膜,气微,味苦、涩,性平,入脾、肾经,固肾涩精,临床主治肾虚遗精、淋病、血尿、带下、泻痢、肾炎等,对多汗、尿频、遗尿、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固牙等也具有功效。分心木还可用于养心、降脂、稳定血压,治疗呃逆,慢性腰肌劳损、腰痛等多种病症,与核桃仁及壳等制成胡桃饮可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近年来,分心木化学成分实验证明,分心木主要包含挥发油、油脂、生物碱、黄酮、三萜皂苷、鞣质、有机酸或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多肽或蛋白质等(景援朝等·分心木的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4,33[3]:167-169)。通过对比研究,分心木中主要化学成分,即黄酮含量最高,占6.09%~6.40%,多糖占5.40%,皂苷占4.19%,生物碱占3.81%,鞣酸占2.9%~3.5%。分心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治疗肾虚遗精、滑精、遗尿以及抗菌、抗氧化作用。目前核桃分心木基本没有深加工利用,只有少部分人群在直接泡水饮用,其有效成分得不到有效浸出,导致分心木饮用效果差,另外由于功能单一,效果不够明显,造成分心木的深加工产品没有得到很好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分心木的饮用效果,采用“相资为制”的原则,将分心木进行黄酒炮制技术改进,添加口感好、药理功效作用明显且可作为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制成饮用方便、质量稳定、从制增效的分心木养生保健茶品。
一种核桃分心木茶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份数除特殊说明外,均为重量份数,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分心木10~15、黄芪1.2~1.5、甘草0.8~1.0、西洋参0.5~0.9、当归0.5~0.6、橘皮0.6~0.9、升麻0.6~0.9、白术0.7~0.9、生姜0.4~0.5、大枣0.5~1.0、枸杞0.5~1.0
根据所述核桃分心木茶,其最佳配比是:
分心木10、黄芪1.5、甘草1.0、西洋参0.9、当归0.6、橘皮0.9、升麻0.8、白术0.9、生姜0.5、大枣0.8、枸杞0.8
本中药配方中,黄芪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和多糖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甘草,用其补气益脾、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之功效,甘草中主要含有甘草酸、甘草甙和黄酮等物质成分,有解毒作用,并可抗炎症、抗过敏。对临床上病因较复杂的阿狄森氏病、尿崩症、席汉氏综合征,以及消化性溃疡等有明显治疗效果;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含有多种人参皂甙、挥发油、甾醇、多糖类,以及各种维生素,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等,具有镇静、消炎作用,能增强记忆,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还可提高免疫功能;
当归,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含有挥发油、酚酸和多糖成分,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鹮宝实业有限公司;周宝龙,未经陕西鹮宝实业有限公司;周宝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8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斛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南瓜皮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