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8208.0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锋;郭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2;E02B7/06;C02F3/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方 山区 河流 河道 生态 综合治理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在北方山区河流上游的支流和交汇处设置生态透水坝、中下游设置库塘和湿地的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北方山区河流两岸山坡多岩土结构,由于人为破坏与暴雨或持续降雨,造成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和石块被冲下山体汇入河流,对山区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并且由于北方山区河流坡度陡,产汇流时间短、速度大,造成山区河流防洪压力大,同时还导致河道冲刷强、河道的形态和植被单一、河床侵蚀严重等生态破坏现象。山区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对降雨的调蓄作用十分微弱,蓄水能力较差,枯水期时间长,汛期洪水峰高量大,不仅洪灾频发,宝贵的水资源也白白流走。山区河流尤其是北方山区河流,年降雨量少,在非汛期水资源极度缺乏,甚至干涸,水力连通性差,不利于植被及微生物的生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有关北方山区河流的治理主要集中在河道疏浚、堤防建设、护坡护岸等工程内容,多表现为高墙直立、河道渠化等三光现象。这些工程措施固然可以防洪减灾,但是山区河流的生态系统并没有得到修复。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山区河流生态河道,将生态学原理和河流治理工程相结合,开发山区河流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技术,恢复山区河流生态系统,使其不仅具有防洪功能,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维系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一般来说,单一的河流库塘和湿地技术抗干扰能力差、出水水质不稳定、可持续性低、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大,难以达到对北方山区河流防洪减灾和流域污染物的控制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构筑于北方山区河流支流及其交汇处的生态透水坝、设置于山区河流中下游起蓄水和生态恢复作用的库塘以及与库塘相通的湿地,生态透水坝由透水结构石块垒筑而成,生态透水坝具有调节径流流量、拦截面源污染、阻挡砂石和泥石流的作用;库塘与山区河流相通,具有蓄积、沉淀和拦截河水,延长河水的停留时间,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提供生物栖息地的作用,库塘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以实现降低面源污染、净化水质的作用;湿地具有调节径流、涵养水分、营造景观和生态修复的作用,湿地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湿地利用土壤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对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
本发明的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所述生态透水坝在山区河流支流及其交汇处均有设置,生态透水坝的坝体由碎石、砂石和/或砾石石料堆筑而成;生态透水坝的背水面为下宽上窄的阶梯形状,迎水面固定有三角锥木桩,三角锥木桩内填充有避免沿河道滚下的石块直接撞击坝体的砾石层,所述生态透水坝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本发明的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所述生态透水坝和库塘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库塘依次相通,以增强其蓄水、防洪和净化能力;所述库塘的周围设置有岸边缓冲带,岸边缓冲带采用木桩和砾石护岸,岸边缓冲带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本发明的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包括设置于连通库塘与湿地的河流岸边的河流岸边带,河流岸边带内种植有芦苇、菖蒲和香蒲水生植物。
本发明的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所述库塘中种植的挺水植物包括芦苇和菖蒲,沉水植物包括金鱼藻和苦草,浮水植物包括浮萍和水龙。
本发明的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所述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包括菖蒲、芦苇、鸢尾。
本发明的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所述库塘的位置、形态和深度依据山区河流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充分利用现有的洼地、空塘和开阔地进行构建,恢复原有河道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
本发明的北方山区河流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8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