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窄行大豆的免耕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8193.8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涛;盖志佳;刘婧婍;蔡丽君;赵桂范;贾会彬;申晓惠;王庆胜;冯鹏;郑海燕;王谦玉;刘文波;张伟;宋英博;杜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耕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大豆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窄行大豆的免耕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黑龙江省纬度高、热量资源有限,大豆单产水平较低,常规65-70cm行距垄作行距宽,封垄期晚,光能利用效率低,大豆单产水平较低;同时常规犁耕秸秆难以还田、且增加土壤C排放、土壤肥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窄行大豆的免耕种植方法,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种窄行大豆的免耕种植方法,它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1).首先在上一年平作玉米冬收后,玉米秸秆通过玉米收获机械直接粉碎还田;
(2).待第二年春在不进行任何土壤耕作的条件下,利用19cm的窄行距大豆免耕条播机在玉米茬上直接播种19cm行距的大豆种;
(3).播种密度为55万株/公顷,品种选用半矮秆抗倒伏类品种;
(4).播种前及播种后应用化学除草技术防除田间杂草,应用田间交通控制技术管理机械在田间运行轨迹,同时应避免土壤压实;
(5).生育期间采用综合防控技术防治大豆病虫害。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缩小种植行距,实现早封垄、增加单位面积绿叶面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增加大豆单产,较常规65-70cm行距垄作增产15%以上;通过应用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田培肥地力,也避免田间焚烧秸环境、增减C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窄行大豆的免耕种植方法,它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1).首先在上一年平作玉米冬收后,玉米秸秆通过玉米收获机械直接粉碎还田;
(2).待第二年春在不进行任何土壤耕作的条件下,利用19cm的窄行距大豆免耕条播机在玉米茬上直接播种19cm行距的大豆种;
(3).播种密度为55万株/公顷,品种选用半矮秆抗倒伏类品种;
(4).播种前及播种后应用化学除草技术防除田间杂草,应用田间交通控制技术管理机械在田间运行轨迹,同时应避免土壤压实;
(5).生育期间采用综合防控技术防治大豆病虫害。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缩小种植行距,实现早封垄、增加单位面积绿叶面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增加大豆单产,较常规65-70cm行距垄作增产15%以上;通过应用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田培肥地力,也避免田间焚烧秸环境、增减C排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8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椴木灵芝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上对称键槽的精密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