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滤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7877.6 | 申请日: | 2015-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艾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32B27/02;B32B27/12;B32B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滤材。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滤材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发明创造,然而PM2.5是更需要解决的空气处理问题。对细颗粒物”的PM2.5指的是粒径更小的颗粒物,“在漂浮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中,使用能够以50%的比率分离出粒径为2.5微米的颗粒物的装置,去除较大颗粒物之后采集得到的颗粒物”。虽然还含有粒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但大致指的是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有若干0.3~0.5微米的成分。
当PM2.5指数成百及至上千时,需要审视呼吸环境,已经到了在生活和工作时使用空气净化滤材的程度,在今后一段时间,PM2.5指数升高的这种趋势仍可能继续。N95口罩是纤维过滤材料的,但其不能清洗,一次重雾霾使用时间只能保证8小时。因此,空气净化滤材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的要求是长久性和歇脚反冲清洗,不会导致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滤材,该空气净化滤材结构合理,净化效果好,不会导致二次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滤材,采用PET或PPS基布,纺上或混铺上活性炭纤维毡层,再与无纺布织物层混纺后针剌复合,最后在所述无纺布织物层混纺PTFE微孔膜,在PTFE微孔膜上方粘连网状聚四氟乙烯膜层。
在用活性炭纤维毡层之前需要进行活性炭纤维炭化处理,其处理过程为,将活性炭纤维放置低温热处理炉中,所述低温热处理炉从120℃开始升温,每分钟升温2~6℃,升温至250~300℃,然后恒温6~15分钟,然后进行冷却至温度低于70℃,所述低温热处理炉的进出口加氮气气封。
所述PET或PPS基布是纳米纤维层。
所述无纺布织物层的施加的量为10~40克/平方米。
所述无纺布织物层的克重均为20~90g/m2。
所述网状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孔径为0.1~4μm,孔隙率为20~88%。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PET或PPS基布和活性炭纤维毡层的配合使用使相对的成本较低,PPS基布使材料的耐氧性增强,受冲击强度高,PTFE微孔膜对滤材的功能增强并可以使材料的可清洗性能改善。本发明具有高的滤过效率,而且运行成本低,同时还可具有去除空气中的其它有害化学物质,使用寿命长,易于再生,不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空气净化滤材,采用PET或PPS基布,纺上或混铺上活性炭纤维毡层,再与无纺布织物层混纺后针剌复合,最后在无纺布织物层混纺PTFE微孔膜,在PTFE微孔膜上方粘连网状聚四氟乙烯膜层。PET或PPS基布是纳米纤维层。
在用活性炭纤维毡层之前需要进行活性炭纤维炭化处理,其处理过程为,将活性炭纤维放置低温热处理炉中,低温热处理炉从120℃开始升温,每分钟升温4℃,升温至250~300℃,然后恒温6分钟,然后进行冷却至温度低于70℃,低温热处理炉的进出口加氮气气封。
无纺布织物层的施加的量为10克/平方米。
无纺布织物层的克重均为20g/m2。
网状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孔径为0.1μm,孔隙率为20%。
实施例2
一种空气净化滤材,采用PET或PPS基布,纺上或混铺上活性炭纤维毡层,再与无纺布织物层混纺后针剌复合,最后在无纺布织物层混纺PTFE微孔膜,在PTFE微孔膜上方粘连网状聚四氟乙烯膜层。PET或PPS基布是纳米纤维层。
在用活性炭纤维毡层之前需要进行活性炭纤维炭化处理,其处理过程为,将活性炭纤维放置低温热处理炉中,低温热处理炉从120℃开始升温,每分钟升温2℃,升温至250~300℃,然后恒温8分钟,然后进行冷却至温度低于70℃,低温热处理炉的进出口加氮气气封。
无纺布织物层的施加的量为15克/平方米。
无纺布织物层的克重均为30g/m2。
网状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孔径为1μm,孔隙率为30%。
实施例3
一种空气净化滤材,采用PET或PPS基布,纺上或混铺上活性炭纤维毡层,再与无纺布织物层混纺后针剌复合,最后在无纺布织物层混纺PTFE微孔膜,在PTFE微孔膜上方粘连网状聚四氟乙烯膜层。PET或PPS基布是纳米纤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艾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艾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7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