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储物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5195.1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3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宓翰森;王韬;王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B60N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磊;肖日松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储物箱 车用 储物空间 副仪表板 可伸缩的 有效整合 展开状态 有效地 支撑杯 杯托 车内 收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储物箱,其具有可伸缩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独立地受控制地展开或收缩,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展开状态下可一起支撑杯体。本发明有效整合了车辆副仪表板中的杯托和储物箱的空间,以便更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车内储物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内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车用储物箱。
背景技术
对于家用汽车,尤其是紧凑型车而言,由于储物空间较少,故常常无法满足用户对于储物空间的需求。
现有车辆的副仪表板往往设有储物箱和杯托,但由于汽车内空间有限,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在各个功能件之间权衡,往往被迫在杯托与储物盒之间进行取舍。目前常见的杯托与储物盒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其中由于杯托夹持杯子的要求导致将杯托直接作为储物盒时空间不能被高效的使用。
传统的中控台杯托与储物盒布置方式为并列设置,其中杯托与储物盒分别布置于中控台前部与中部,空间互不相通。其中杯托为满足防止各类水杯的要求为不规则形状,因此不利于存放除水杯等圆柱体外的其他物品,造成了空间上的浪费。
在中国专利公布号CN 103407395中提供了一种结合了杯托与储物功能杯托结构,其主要由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杯托本体面板,杯托本体底座,第一扭簧,第二扭簧组成。它使用第一,第二夹持片固定杯子,在不使用时通过旋转第二夹持片使原杯托空间成为联通的储物空间。该专利解决了杯托与储物空间的取舍问题,但该专利并不能将杯托空间转化为规则的储物空间,且不能利用杯托下方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合杯托和储物箱功能的车用储物箱。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具有双层储物功能的车用储物箱。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自动开合的车用储物箱。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稳固地固持置于储物箱中的杯子。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且寿命较长的车用储物箱。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储物箱,其包括储物箱体,其中,所述储物箱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储物箱体中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在所述第二隔板下方,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能够收起至所述储物箱体的侧边处,所述第一隔板用于支撑杯子的底部且所述第二隔板用于包绕所述杯子的杯身,使得所述杯子稳固地置于所述储物箱体内。
可选地,在上述车用储物箱中,所述第一隔板包括中轴,位于所述中轴两侧可绕所述中轴枢转的第一隔板左半和第一隔板右半,所述第一隔板左半和所述第一隔板右半在与所述中轴相对的侧边处各自具有第一隔板左轴和第一隔板右轴,所述第一隔板左轴和第一隔板右轴的两端分别被限定在储物箱体的下引导槽口中,所述第一隔板左轴或右轴可枢转地限定在所述储物箱体的下引导槽口的一侧,使得其枢转将引起所述第一隔板的展开或收起。
可选地,在上述车用储物箱中,所述第一隔板限定与杯底对应的浅槽。
可选地,在上述车用储物箱中,所述第二隔板包括中轴,位于所述中轴两侧可绕所述中轴枢转的第二隔板左半和第二隔板右半,所述第二隔板左半和所述第二隔板右半在与所述中轴相对的侧边处各自具有第二隔板左轴和第二隔板右轴,所述第二隔板左轴和第二隔板右轴的两端分别被限定在储物箱体的上引导槽口中,所述第二隔板左轴或右轴可枢转地限定在所述储物箱体的上引导槽口的一侧,使得其枢转将引起所述第二隔板的展开或收起。
可选地,在上述车用储物箱中,所述第二隔板限定能够围绕杯身的开口。
可选地,在上述车用储物箱中,所述车用储物箱还包括: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5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