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MMC型柔性直流输电的MMC模块拓扑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2957.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战龙;侯丹;刘伟增;陈名;许树楷;郝翔;秦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2 | 分类号: | H02J1/02;H02H7/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mmc 柔性 直流 输电 模块 拓扑 | ||
1.一种应用于MMC型柔性直流输电的MMC模块拓扑,其特征在于:包括9个IGBT T11、T12、T13、T14、T21、T22、T23、T24和T5,每个IGBT分别反并联有二极管D11、D12、D13、D14、D21、D22、D23、D24和D5,其中IGBT T11、T12构成第一H半桥结构且并联有电容C1,IGBT T21、T22构成第二H半桥结构且并联有电容C2,IGBT T13、T14构成第三H半桥,第一LC回路连接在T13的发射极和T14的发射极之间,IGBT T23、T24构成第四H半桥,第二LC回路连接在T23的发射极和T24的发射极之间,四个H半桥及IGBT T5并联连接;
通过控制第一H半桥结构中的两个IGBT T11、T12和第二H半桥结构中的两个IGBT T21、T22的开通和关断实现投入和切除直流电容C1和C2,从而产生所需要的电压;通过第三H半桥结构中的两个IGBT T13、T14和第四H半桥结构中的两个IGBT T23、T24控制第一LC回路和第二LC回路来吸收直流电容上的基频以及二倍频的功率波动;通过控制IGBT T5的导通和关断阻断直流短路故障;
所述IGBT T11的发射级与T12的集电极相连,T13的发射极和T14的集电极相连,第一LC回路连接在T13的发射极和T14的发射极之间,直流电容C1连接在T13的集电极和T14的发射极之间,接线端子A连接在T11和T12之间;
所述IGBT T22的发射级与T21的集电极相连,T23的发射极和T24的集电极相连,第二LC回路连接在T23的发射极和T24的发射极之间,直流电容C2连接在T23的集电极和T24的发射极之间,接线端子B连接在T22和T21之间,IGBT T11、T12、T13、T14、T21、T22、T23、T24、T5的栅极连接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MMC型柔性直流输电的MMC模块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C回路由电感La1和电容Ca1组成,第二LC回路由电感La2和电容Ca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MMC型柔性直流输电的MMC模块拓扑,其特征在于:二极管D31的正极连接IGBT T5的集电极,负极连接IGBT T11的集电极,二极管D32的正极连接IGBT T21的发射极,负极连接IGBT T5的发射极;通过二极D31、D32在不控整流阶段通过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流的能力给电容提供充电回路,并均衡电容C1和C2上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29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机齿轮泵连接装置
- 下一篇:电力机车车顶过电压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