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LP投影仪的快速条纹投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1960.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0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左超;陈钱;冯世杰;陶天阳;顾国华;张玉珍;孙佳嵩;张良;笪健;胡岩;李加基;张佳琳;孔富城;张敏亮;范瑶;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5 | 分类号: | G01B1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lp 投影仪 快速 条纹 投影 系统 | ||
1.一种基于DLP投影仪的快速条纹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发生与同步电路(1)、改进DLP投影仪(2)、待测物体(3)、分光镜(4)、彩色摄像机(5)、高速摄像机(6)、计算机(7),图像发生与同步电路(1)连接改进DLP投影仪(2),为其提供投影图像信号与同步信号,同时图像发生与同步电路(1)还连接彩色摄像机(5)与高速摄像机(6),并为它们分别提供同步信号;改进DLP投影仪(2)向待测物体(3)投出指定的光栅条纹,经过待测物体(3)反射的光线被分光镜(4)一分为二,分别被彩色摄像机(5)与高速摄像机(6)所拍摄,图像信号分别传输入计算机(7)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该改进DLP投影仪(2)的光轴与高速摄像机(6)水平放置;
所述图像发生与同步电路(1)由FPGA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该外围电路包括用户IO、静态存储器SRAM、动态存储器SDRAM、串口转USB芯片PL2303、高速RGB数字模拟转换器DAC以及串行FLASH存储器,它们都直接连接在FPGA芯片上;高速RGB数字模拟转换器用来产生VGA格式的视频信号,从而提供改进DLP投影仪(2)的投影图像信号;串口转USB芯片进行电平协议转换,并连接计算机(7)的USB接口实现相互通信,SDRAM与SRAM提供数据存储空间,串行FLASH存储器用于固化用户逻辑,实现上电自启动,用户IO产生改进DLP投影仪(2)的同步信号以及高速摄像机(6)的同步信号;
改进DLP投影仪(2)包括灯泡(8)、冷凝镜头(9)、调整镜头(10)、DMD(11)和投影镜头(12),灯泡(8)发出的光经过冷凝镜头(9)后将光均匀化后,直接调整镜头(10)成像在DMD(11),经过DMD( 11) 调制后最后经过投影镜头(12)投影成像;同时利用图像发生与同步电路(1)产生一个120Hz的同步信号给改进DLP投影仪(2),这样改进DLP投影仪(2)在接收到这个同步信号后,就会顺序地将下一帧视频信号通过DMD(11)以脉宽调制的形式显示出来;
确定图像发生与同步电路(1)所需要的投影图像信号过程为:首先确定需要投影的光栅条纹信号,该光栅条纹信号为灰度图像,投影的光栅条纹为N幅,分别记作I1,I2,I3,…,IN;其次,计算N与3的最小公倍数M=LCM(N,3),LCM代表求最小公倍数,此时K=M/N即为循环投影数;将I1,I2,I3,…,IN,循环写K次形成一个图像序列,然后以3幅图像为一组,合成一幅彩色图像,即I1,I2,I3分别以R,G,B分量合成一副彩色图像I123,I4,I5,I6分别以R,G,B分量合成一副彩色图像I456,依次类推,这样就完成了投影图像信号的预先设定,最后获得所需要的投影图像信号共计M/3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LP投影仪的快速条纹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改进DLP投影仪(2)的光轴与高速摄像机(6)的光轴夹角为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LP投影仪的快速条纹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彩色摄像机(5)具备外同步功能,帧频大于120Hz,彩色摄像机(6)具备外同步功能,帧频大于360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LP投影仪的快速条纹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图像发生与同步电路(1)所需要的投影图像信号以VGA形式发送给DLP投影仪时,VGA信号采用分辨率800×600,频率120Hz的工业标准VGA信号格式,在FPGA中存储一行光栅条纹的像素,投影时,将这一行像素重复投满一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LP投影仪的快速条纹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图像发生与同步电路(1)的同步时序设计过程为:采用VSYNC信号取反作为改进DLP投影仪(2)的同步信号以及彩色摄像机(5)的同步信号,而高速摄像机(6)的同步信号分别在投影图像信号每个分量通道绿,蓝,红初始时产生一个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19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