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1304.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5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周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斌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B2/02;E04C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模块 构建 装配式 复合 墙体 建筑 构造 做法 | ||
1.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用于将预制的砼组合模块逐层装配并浇灌浇筑材料以形成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造做法步骤中包括:
a、放线、标定砼组合模块的安装位置;
b、逐层装配:将砼组合模块装配组合形成当前层,再在该层砼组合模块的空腔及砼组合模块之间的空腔内填充保温芯材,之后再在当前层上装配上一层,上一层的砼组合模块的空腔与当前层交错设置,如此反复直至形成预制墙体结构;
c、勾缝:在预制墙体上,利用勾缝剂将砌块之间的缝隙勾平;
d、浇筑:在墙体空腔中进行浇筑材料的浇灌,完成施工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砼组合模块包括平行设置的侧面板(1)及设置在侧面板(1)之间、与侧面板(1)配合形成闭合式保温空腔的一对中间肋板,所述的中间肋板沿侧面板(1)的中心线镜像设置,中间肋板包括与侧面板(1)垂直固定的第一肋板(2)、与第一肋板(2)垂直且与侧面板(1)平行设置的第二肋板(3)、及连接第二肋板(3)且与第一肋板(2)平行设置的第三肋板(4),第一肋板(2)、第二肋板(3)及第三肋板(4)组合形成凸台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肋板(2)、第二肋板(3)和第三肋板(4)连接构成向外侧凸出的凸台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板(1)上端面在靠近内侧的部分为向下的倾斜面(8),倾斜面(8)的最大高度落差为2-4mm,中间肋板的上端面与倾斜面(8)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面(8)的厚度在侧面板(1)的厚度中所占比例为2/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板(1)上端面为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肋板(2)与侧面板(1)连接处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面(8)的外侧端面为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6),第一斜面(6)倾斜的最大尺寸差为1-3mm,第三肋板(4)的外侧端面为从中间向两端倾斜的第二斜面(7),第二斜面(7)倾斜的最大尺寸差为1-3mm,同一侧的第一斜面(6)和第二斜面(7)的最外端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肋板中所有处于内侧的拐角处均为圆角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砼组合模块构建装配式复合墙体建筑的构造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砼组合模块整体设置为下大上小的形状,上端面外边缘与下端面外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差为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斌,未经刘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13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导杆修复高层真石漆外墙装置
- 下一篇: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