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0906.6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谈伟;王萍;王新郧;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D25/12 | 分类号: | F16D25/12;F16D48/02;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离合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杆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
背景技术
由于扭杆悬架具备良好的行驶性能和越野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用车辆中。由于车辆在进行运输时需要进行降高,因此在扭杆固定端设计了离合机构。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独立气缸,独立气缸通过连杆与离合机构连接,并对离合机构的运动进行控制。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采用的独立气缸,一方面,独立气缸通过连杆对离合进行控制,不利于集成控制,控制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独立气缸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在车辆上安装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独立气缸控制效率低、占用空间较大且不利于在车辆上安装布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应用于扭杆固定端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花键轴和花键轴支座,所述离合气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固定于所述花键轴支座上,所述缸筒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花键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杆套接;其中,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口进入所述缸筒,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花键轴同时向第一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一侧运动,所述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所述缸筒内的压力降低,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花键轴同时向第二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二侧运动,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反的方向,从而实现对所述离合机构运动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花键轴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端部沉孔。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花键轴的端部沉孔上,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口可与通气管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还包括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与所述缸筒的尾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机构包括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设置通气孔,防止灰尘杂质进入所述缸筒。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还包括: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筒的筒壁连接处;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筒的筒内连接处;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使所述缸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离合气缸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缸筒固定于花键轴支座上,活塞杆的第一端与花键轴连接,活塞杆的第二端与缸筒连接,气缸的缸筒、活塞杆分别与离合机构直接相连,保证了运动控制的及时与可靠,提高了控制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杆套接,并设置于缸筒的外部,可减小气缸的长度,使集成式气缸占用空间小,便于整车的安装布置。
2、在缸筒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通过通气口可与通气管接头连接,利用通气管接头与气源相通,可为所述缸筒提供气压动力,并带动活塞杆的运动。
3、在端盖上设置通气孔,既能防止灰尘杂质进入所述缸筒,又能保证缸筒尾部与大气连通。
4、在活塞杆与缸筒的筒壁连接处设置第一密封圈,活塞杆与所述缸筒的筒内连接处设置第二密封圈,使缸筒与活塞杆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有利于对离合机构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附图标记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离合器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缸筒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缸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独立气缸控制效率低、占用空间较大且不利于在车辆上安装布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0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超镜面滚轮结构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