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纬器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0815.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霞 |
主分类号: | D03D47/34 | 分类号: | D03D4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0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纬器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纬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不断的发展,我国正处在纺织工业升级的关键期间,大批新兴纺织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参与了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焦点是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档次和品质的提高,而解决产品上档次的根本捷径是加快织造行业技术进步步伐。
现代无梭织机入纬率很高,通常都在1000m/min以上,最高已超过2000m/min,且引纬过程仅占织机主轴一转中的1/2~1/3时间,因此纬纱从筒子上的引出速度很高,相当于入纬率的2~3倍,若纬纱直接从筒子上退绕,将导致纬纱张力峰值过大,纬纱易发生断头。为了适应无梭织机的高速引纬,需将纬纱预先从筒子上退绕下来,即进行储纬器的储纬。
根据储纱鼓是否转动,储纬器分为动鼓式储纬器和定鼓式储纬器两种。动鼓式储纬器以具有较大转动惯量的储纱鼓作为绕纱回转部件,显然对于高速织机十分不利。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电子储纬器已经进入纺机行业,成为目前纺织机械的主要部件,现有的电子储纬器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用于控制工作状态,但是为了提高利用率,往往储纬器处于不间断的工作状态中,而电路板就会不断的产生热量,目前,电路板的散热装置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在电路板上加装一块铝板作为散热器,由于受储纬器机壳内部容积的限制,铝板散热器一般较小,因此散热效果不好,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的电路板可能出现烧毁现象。虽然电路板上加装一块铝板作为散热器的安装结构简单,但散热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容易损坏储纬器的电源板,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纬器散热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科学便利、制作方便、成本低、针对性强、散热效果好、大幅度延长储纬器的使用寿命,很好地解决了储纬器的散热问题。当需要进行散热工作时,散热盘开始旋转工作,分布在散热盘上的第一散热条、第二散热条和第三散热条也跟着作旋转运动,从储纬器内部产生的热量在散热盖体和散热壳体的作用下运动到散热盘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别从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三散热通道排出储纬器外,达到散热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纬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盖体和散热壳体,散热盖体的两端连接散热盖体,散热盖体内安装有散热盘,散热壳体的外圆周上设有散热凸片,散热凸片呈圆周排列于散热壳体的外圆周上,散热凸片之间形成有壳体散热通道,散热壳体的内圆周上设有走线槽,走线槽内设有走线机构,走线机构呈圆周排列于散热壳体的内圆周上,散热壳体的端部设有安装凹槽,散热盖体上设有安装凸起,安装凹槽与安装凸起相匹配,散热盖体的中间设有散热槽,散热槽与散热盘相匹配,散热盘包括中心盘体和外轮盘,中心盘体和外轮盘之间设有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中心盘体和第一散热环之间设有第一散热条,第一散热条呈圆周排列于中心盘体和第一散热环之间,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之间设有第二散热条,第二散热条呈圆周排列于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之间,第二散热环和外轮盘之间设有第三散热条,第三散热条呈圆周排列于第二散热环和外轮盘之间。散热壳体的外圆周上设有散热凸片,散热凸片的数量有10个,它们之间形成壳体散热通道,将热量排出储纬器外。散热壳体的端部设有安装凹槽,散热盖体上设有安装凸起,通过安装凹槽与安装凸起的相互配合,将散热盖体和散热壳体连接在一起。中心盘体和外轮盘分别是散热盘的内框架结构和外框架结构,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是散热盘的连接框架结构。通过在中心盘体和第一散热环设置第一散热条,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之间设置第二散热条,第二散热环和外轮盘之间设置第三散热条,当需要进行散热工作时,散热盘开始旋转工作,分布在散热盘上的第一散热条、第二散热条和第三散热条也跟着作旋转运动,从储纬器内部产生的热量在散热盖体和散热壳体的作用下运动到散热盘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热气从中心盘体沿着第一散热条向第一散热环流动,一部分气体通过第一散热通道直接排出体外,而另一部分热气由第一散热环沿着第二散热条向第二散热环流动,通过第二散热通道直接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残留于散热盘内侧的热气,由第二散热环沿着第三散热条向外轮盘流动,通过第三散热通道直接排出体外。这样散热盘内侧的热气在第一散热条、第二散热条和第三散热条的作用下,分别从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三散热通道排出储纬器外,达到散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霞,未经杨春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0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