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类风湿的浸浴药液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30564.8 | 申请日: | 2015-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邦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邦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29/00;A61P19/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557700 贵州省黔东南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类风湿 药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的外用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的浸浴药液,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与寒冷、潮湿、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是一种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晨僵,早晨起床或者长时间休息后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症状,经活动或保暖后症状有所减轻;一般出现在较大关节处,严重时可以导致全身僵硬;晨僵往往发生在关节疼痛之前,僵硬时间长短不一,与病症程度有关。2)关节摩擦音,患者活动时关节会发出细小的捻发音或者握雪音,主要以肘关节和膝关节为主,炎症消失后关节会出现“咔咔”声响。3)关节肿胀,这是许多患者的首发症状,其原因是关节腔内积液增多所致,表现为关节周围组织均匀性肿大。4)疼痛,许多患者还伴有关节疼痛,其疼痛程度与肿胀程度呈正相关关系。5)关节畸形,类风湿不仅影响患者活动,还会破坏骨质和骨髓,导致关节出现畸形,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西医通常采用消炎类药物配合理疗以及“打封闭针”来治疗此病,但只能止痛、不能根治,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以肝脾肾亏虚为病本,风寒湿热痰瘀为其标,经脉痹阻不利、气血瘀阻不通为其病理;在治疗上遵循应滋补肝肾、补气益血、调补脾胃为主,佐以清热毒、祛湿浊、祛瘀血、化痰浊、搜风剔邪、宣痹定痛的方法。目前,中医主要采用药酒、针灸、热熨、热敷等方法治疗此病;但治疗方法能够渗透表皮直达病灶的有效成分仍然较少,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类风湿的浸浴药液;本发明药液可使药力直达患处,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从而达到治疗病患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与190倍的水制备而成:松叶45~60份、红禾麻根41~49份、杨柳皮30~38份、桑白皮38~50份、三角风50~60份、花椒根45~60份、白麻根50~70份、丁公藤30~70份、川牛膝40~75份、钩藤40~60份;制备方法如下:
1)从上述水中取出部分水,将钩藤置于取出的水中浸泡90~150分钟,过滤;滤液、钩藤备用;
2)将其余原料药材置于剩余的水中浸泡90~150分钟,加入上述备用的滤液;加热至90~110℃,保温50~70分钟,然后加入备用的钩藤继续保温25~30分钟,去滤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料药材优选:松叶52份、红禾麻根45.5份、杨柳皮35.5份、桑白皮46.5份、三角风55.5份、花椒根50份、白麻根65份、丁公藤50份、川牛膝50份、钩藤5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杨柳皮,又名柳白皮,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性味苦、寒,无毒;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痛之功效;治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乳痈、牙痛、汤火烫伤等症。
桑白皮,性味甘、寒;归肺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等症。
松叶,味苦、性温;归心、脾经;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之功效;主风湿痿痹、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慢性肾炎等症。《本草纲目》记载:去风痛脚痹,杀米虫。现代医学证明,松叶有镇静、镇痛和抗炎作用。
红禾麻,又称作野绿麻,性味辛、温;有祛风、除湿、活血之功效。《贵州草药》记载:红禾麻根五钱煨水服、并用红禾麻煎水洗,可治风湿麻木;另外,红禾麻根一两、红五加皮三钱,泡酒服用可治风湿关节痛。
三角风,性味苦、温;有祛风除湿、通络、止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等症。《贵州民间药物》记载:苦涩,无毒;用于祛风,解毒,接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记载:甘微涩,温;用于祛风湿,通经络,止血。《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记载:治疖毒,创伤。
花椒根,性味辛、温,小毒;归肾、膀胱经;有散寒、除湿、止痛、杀虫之功效;主虚寒血淋、风湿痹痛、胃痛、牙痛、痔疮、湿疮、脚气、蛔虫等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邦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邦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0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