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式海上撤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0298.9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1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承;王晨晨;王本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华洋救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28 | 分类号: | B63C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胡志强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海上 撤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式海上撤离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撤离系统一般泛指一类由释放装置、撤离轨道和救生筏【平台】构成的综合性海上救生设备,船舶发生紧急情况,释放装置释放,撤离轨道和救生筏【平台】释放成型后,工作人员协助人员迅速逃生的通道。根据综合因素考虑,一般小型船舶使用滑梯式海上撤离系统;船上乘员多、船舶干舷高的各类大、中型船舶使用垂直式海上撤离系统。但是,目前的撤离系统会存在以下的几点缺陷:撤离轨道和救生筏【平台】的储藏问题;通道堵塞;下落平台速度太快冲击易骨折;之字形下落轨道下落人员易摔伤、眩晕。并且撤离轨道为网状,逃难者高空下落易产生恐慌;一般的垂直式撤离轨道还为气囊式充气成型如如专利号ZL200420021877.0气阻式垂直快速撤离系统发明专利,其靠充气囊、充气柱形成垂直撤离通道,虽具有较好的逃生撤离特性,但其撤离通道的长度是固定的,在船舶遇险逃生时,难以应付因船舶摇摆而使逃生高度不断变化的要求,并且万一充气装置存在问题、或是某个气囊存在漏气将撤离轨道堵塞,撤离轨道将无法使用,即使遇难者身穿救生衣也无法安全到达海面。容易失去逃生的机遇。另外目前的撤离系统的储藏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开启不便。因此整个系统都有优化设计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种垂直式海上撤离系统,该海上撤离系统不仅储藏全封闭性、撤离轨道为非气囊装置,并且不具备透视性,避免了人员产生恐慌。与其他逃生设备相比还较具有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撤离快速等特点,适合各种年龄、体质的人员使用,而且撤离系统是旅客利用重力,在通道内垂直逐节下降。由于旅客可以自己掌握下降的速度,可以减少人员恐怖及风的阻力,出口为滑梯式出口设计,最后平安到达救生筏【平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垂直式海上撤离系统,包括撤离通道30、撤离平台、存放撤离通道和撤离平台的撤离容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的撤离通道由多个分节式单节通道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单节通道由钢圈3、锥形的通道内衣13、阻力布15、弹力针织布14、通道外套12组合而成;所述的钢圈3无焊缝,连接处穿插U型扣锁死;相邻钢圈3通过多跟松紧绳10弹性连接并通过多跟连接绳11限位连接;所述阻力布15的径向为芳纶纱、纬向为腈纶纱;阻力布15的外围用弹力针织布14包覆;通道出口采用“人”字形滑梯式出口。
撤离系统通道是由多个单节通道单元分节式组合而成,拆卸组装方便。在审报证书许可范围内,可根据撤离高度需求对其节数进行递减和增加来满足其要求。
撤离系统通道的连接是将每节不锈钢钢圈用连接绳固定,用松紧绳控制通道的弹性长度,在遇到海浪时通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它的使用长度。
撤离系统用钢圈采用无焊缝式,连接处是利用直径差进行穿插U型扣锁死,表面光滑无焊缝不仅减小了与布接触的摩擦损坏,还大大提高了它的强度。
阻力布的主要特点是无接缝且经纬向各向异性的材料,径向芳纶纱、纬向腈纶纱。芳纶布具有很好的阻燃性、热稳定性、高强度、高耐磨、柔软性好、燃烧无熔滴、不产生毒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腈纶具有柔软、耐光、不怕虫蛀等优点。芳纶腈纶混纺布的结合这是一个亮点,在特殊情况下对逃难者的安全给与了进一步的保证。
阻力布的外围用弹力针织布控制逃难者的下滑速度,此速度可以由逃难者自行控制甚至停止。在可操控性上给予逃难者很大的安全感。
撤离系统通道的出口为了避免由于下滑速度太快带来的事故,采用“人”字形滑梯式出口设计,老少皆宜。
进一步地,撤离通道入口处设置套有可自由转动光滑圆管的横梁。横梁在撤离系统释放后安装在撤离通道入口的上端,此横梁上面套有表面光滑圆管,可以在横梁钢管上灵活转动,当遇到老弱病残的逃难者可借助辅助装置借助横梁帮逃难者逃生。横梁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当遇到胆小不敢下滑的逃难者时,当他抓住横梁下滑时,圆管受力自动转动,人就会脱离抓住的圆管滑入通道内,成功撤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华洋救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华洋救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0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