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数据先进先出的智能交通防碰撞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0157.7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5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1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数据 先进 智能 交通 碰撞 设备 | ||
一种使用数据先进先出的智能交通防碰撞设备,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统,其旨在解决现有防碰撞系统存在探测、采集范围较小,不能直接获取相邻车辆行驶信息,其云端智能交通服务和无线技术分别存在实际体验较差和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该发明结构包括远程信息通讯单元:其中包括网络接入设备和远程信息控制单元;网络接入设备: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远程信息控制单元:包括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模块;可见光短程信号收发机:与远程信息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还包括与远程信息通讯单元连接的激光雷达:其中包括组合使用的线排列透镜阵列和面排列透镜阵列。本发明用于汽车防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数据先进先出的智能交通防碰撞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防碰撞系统,通过集成大量传感器,采集道路中车辆运行状态,分析是否存在碰撞的可能;虽然高灵敏度传感器可以获得精准数据,但其采集距离却很有限,在车速处于中、高速时,无法提前预警,或者即便是提前预警,驾驶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地避让,从而造成可能的交通事故。进一步地,在高端车系中,采用云端智能交通服务提供一定的道路预警,但考虑实际使用中,鉴于道路的复杂性,网络普及度以及连接稳定性等技术问题的存在,该技术一直未得以较好、较广泛地应用。此外,利用无线保真的车辆通讯技术,虽然获得一定的预警效果,但无线保真技术的频率与交通网络管制频率容易发生串扰,对公共交通安全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传统上使用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检测较远距离的前方障碍物并具有狭窄的视野范围,无法感应旁边车道上突然进入的车辆。即,最近,除了识别车辆前方的障碍物,对旁边车道突然插进来的插入状况下具有更宽广的视野范围而识别车辆的激光雷达传感器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目前,由于获取大量传感数据和其他信息数据,中控处理采取的方式是仅仅将现场可编程模块作为布线通道,由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主动访问现场可编程模块连接的外部存储器,这导致数据连续性变差。但是,如果仅仅将现场可编程模块作为布线通道,则一些应用中的运算(例如雷达信号处理中的求模运算)只能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里面进行,从而会压缩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的处理时间,增加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的实时性设计难度,因而难以保证现场可编程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连续性。因此,拓展并提升行驶车辆间的通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数据先进先出的智能交通防碰撞设备,其旨在解决现有防碰撞系统存在探测、采集范围较小,不能直接获取相邻车辆行驶信息,其云端智能交通服务和无线技术分别存在实际体验较差和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此外,本发明对无人汽车开发产生深远的技术启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0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