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眠电视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7947.X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7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绮;王艺伟;俞阳;陈阵;王雪婷;李佳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沃富瑞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21/422;H04N21/41;A61M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催眠 电视 控制中心 声音传感器 低频音箱 大脑 自动控制系统 低频声波 低色温 驱动卡 视网膜 数据线 睡眠 刺激 医学 | ||
一种催眠电视,涉及电视和医学交叉技术领域。由电视、催眠控制中心、催眠低频音箱、声音传感器组成。电视通过数据线与催眠控制中心连接,电视的驱动卡与催眠低频音箱、声音传感器与催眠控制中心中的声浪自动控制系统连接。优点在于,利用低频声波引导大脑由兴奋转向抑制,再借助电视低色温画面减少对视网膜和大脑的刺激而使人快速进入睡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和医学交叉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催眠电视。
背景技术
世界人类各类睡眠障碍平均水平为27%,根据2014年喜临门中国人睡眠指数调查,中国睡眠指数为66.5分,虽较2013年上升了2.2分,但其中36.2%居民的得分低于及格线,不仅中国人的睡眠状况呈两极化的趋势在急剧上升,而且中国人患睡眠障碍的人的比率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睡眠质量的下降对人体健康和正常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医学表明:失眠不仅会导致人的精神不集中而影响正常的思维和工作,而且极易造成人的内分泌紊乱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改善睡眠质量,不仅有利于人的正常思维和精神健康,而且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治疗失眠的常规手段是服食安定类的安眠类药物,安眠类的药物虽然可以帮助人入睡,但是长期服用,不仅会产生药物依赖,而且人体的耐药性也会随之而提高并致使服药量越来越大,由此对人体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光污染虽然很少被提及,但光污染不仅对眼睛视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身体也有巨大的伤害。光对眼睛视力的影响取决于光的波长、强度和照射时间,一般人都知道紫外线对人身体有伤害,但是对眼睛而言,除高能量的蓝光外,紫外线、红外线和其他颜色的光,都可以被角膜和晶状体吸收,只有蓝光会穿过角膜和晶状体直接接触到视网膜上。蓝光对视网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医学上常用蓝光照射幼儿眼睛,刺激视网膜治疗幼儿弱视,但过强的蓝光会加速视网膜黄斑区细胞的氧化,过量照射甚至会损伤视觉细胞。如果黄斑区长期接触蓝光会增加年老时眼睛出现黄斑区疾病的风险,甚至有可能造成对视力的永久损伤。不同年龄段蓝光对角膜和晶状体的穿透率(按100%蓝光计算):0~2岁,70~80%;2~10岁,60~70%;10~20岁,55~65%;20~35岁,45~55%;35~45岁,40~50%;45~60岁,30~40%;60~90岁;15~30%。年龄越小,蓝光对眼睛的刺激作用越大,由此也必然导致对大脑的刺激作用最大。失眠人群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比率增加的,尽管蓝光对于年龄偏大的人群影响相对减弱,但是,蓝光对于60岁,甚至90岁以下的老人的角膜和晶状体的穿透率仍然可以达到30%左右,甚至40%,所以蓝光对视网膜的刺激作用仍然是非常大的。晚上容易入眠、闭上眼睛容易入眠,其核心原因是黑暗对于人眼的刺激减少而是大脑减少了对信息处理的刺激,从而使大脑容易进入休眠状态。无疑,对于失眠人群而言,如何减少刺激、降低大脑的活动频率是入眠的关键,而 减少蓝光是减少光线对视网膜和大脑刺激的关键。
声音污染或噪声对于人体的影响或刺激也是巨大的,刺耳的噪声是足以使人疯狂的。人对于声音的感知是源于耳膜听觉细胞与声音的共振,由共振而产生刺激,由刺激而兴奋进而被大脑感知。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噪声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噪声不仅仅是可以被人耳感知的声波,还有一些是人所听不见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同样会影响到人的睡眠。大脑的活动频率为4~13Hz,在大脑兴奋时频率为高频,在大脑抑制或睡眠时为低频,毫无疑问,引导大脑细胞由兴奋转向抑制,需要降低大脑的电磁波频率才能是大脑细胞转向抑制而实现睡眠。父母给婴幼儿哼唱的婴儿催眠曲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而实现对婴幼儿催眠的。模仿婴儿催眠曲,以略大于环境噪声的声音,引导大脑转入低频,然后再逐渐降低音量催人入眠无疑是一个好方法。
由上综述:人群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比率约占三分之一,睡眠障碍是影响人正常思维、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人群而言,长期依赖安定类药物对人体的健康同样是损害巨大的,开发一种没有毒副作用的催眠技术对于人类的文明和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沃富瑞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沃富瑞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7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