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红蚰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7613.2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付必胜;蔡士宾;吴纪中;张巧凤;张志良;吴小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蚰麦抗 白粉病 基因 紧密 连锁 分子 标记 引物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红蚰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可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小麦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真菌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小麦白粉病从小麦植株的苗期开始到成株期均有所发生。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小麦叶部,但是发病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茎秆以及穗部。侵染后通过争夺植株营养,植株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明显加强,并且造成植株的光合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当植株发病早并且严重时,会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根部的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的分蘖数也随之减少,最终造成小麦的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从而引起减产(Bowen等,1991,Reduction 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in North Carolina due to powdery mildew and leaf rust,Phytopathology 81,503-511;Everts和Leath,1992,Effect of early season powdery mildew on development,survival,and yield contribution of tillers of winter wheat,Phytopathology 82,1273-1278)。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小麦矮秆、半矮秆品种的推广以及栽培措施的改善,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在世界主要麦区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和限制小麦的稳产和高产(王心宇等,2000,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RAPD标记,遗传学报27,1072~1079)。据统计,小麦白粉病引起的产量损失一般为5~10%,严重发生时可高达50%,甚至绝产。1990年和1991年在我国全国大流行,两年的发生面积均超过1200万hm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8年数据)。1990年白粉病造成小麦产量损失14.39亿kg(金善宝,1996,中国小麦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因此,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仍然十分重要。
在众多防治措施之中,通过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防治小麦白粉病是最为环保且经济有效的途径(Qiu等,2005,Microsatellite mapping of a Triticum urartu Tum.derived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transferred to commo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11,1524~1531)。其一可以避免化学药剂施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选育抗病品种的关键在于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挖掘、研究和合理利用(杨作民等,1994,小麦抗病育种的战略问题——小麦对锈病、白粉病第二线抗源的建立和应用,作物学报20,385~394)。尽管目前发掘鉴定了大量小麦抗白粉病质量基因,但由于小麦白粉病菌具有群体大、适应范围广、生理小种多且毒力变异快等特点,加之大面积推广单一的抗病品种,大部分抗性基因已被新的毒性小种克服而丧失抗性。因此,寻找新的抗病种质,发掘新的抗病基因,选育新的抗病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的一项长期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7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坡面导光柱以及使用它的光源模块与扫描仪光学组件
- 下一篇:偏光膜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