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生物质炭的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7482.8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军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067500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生物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化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生物质炭的气化炉。
背景技术
气化炉是一种常用的能源装置,气化炉在使用过程中,原料经过氧化作用后产生可燃气体,提供大量的能源。现有的气化炉中的原料在经过氧化后会产生废弃残渣,废弃残渣需要及时清洗,并且产生的废弃残渣很难得到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又能将生物质(秸秆、果壳、木头等)原料制备成炭材料的生产生物质炭的气化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产生物质炭的气化炉,包括炉体和支架,所述炉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炉盖,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口,所述炉体的内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原料段、燃烧段和冷却段,所述燃烧段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竖直梁,相邻两个所述竖直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竖直梁内设有气体反应室,所述气体反应室与所述炉体内腔连通,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燃烧段连通的燃气出口,所述燃烧段内设有燃气道,所述燃气道分别与所述燃气出口和所述气体反应室连通,所述冷却段内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在所述炉体的内腔的底部,所述竖直梁设在所述冷却装置上,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贮碳仓,所述炉体的内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贮碳仓连通的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处设有卸料器,所述贮碳仓的底部设有排料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料生物质(秸秆、果壳、木头等)由顶部进入炉内。保持一定的原料层高度并保持平整。随着卸料的操作,原料向下运动,空气由炉顶进入原料层,穿过料层,在燃烧段与原料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热量和可燃气体,生物质原料中的有机物质全部被挥发出来形成高温固定炭,体积缩小至二分之一,产生的高温可燃气体进入气体反应室在横向运动中与高温固定炭发生还原反应,增加了可燃气体浓度,燃烧值得到提高,固定炭向下运动进入冷却段,热量被装置吸收,燃气由燃气道集中到出口,进入炉体外净化系统,提纯后的燃气可进行发电和烧锅炉,经过氧化的原料进入贮碳仓后从排料阀出炉,炭化料后的原料用于生产活性炭等。本发明中的采用生物质(秸秆、果壳、木头等)作为原料,既能实现原料的气化制备成可燃气体,又能将原料制备成炭化料再利用,实现原料的充分利用,燃气在炉内被分割成若干个小反应室。形成的贮气空间小,不易发生喷炉或爆炉现象,安全性高;本气化炉没有机械运转设备,克服了以往气化炉的机械拨料,机械炉排的各种弊端,运行起来稳定可靠。燃气道的设置用于连通燃气出口和气体反应室连通,炉体内产生的可燃气体进入到气体反应室后经过燃气道后从燃气出口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炉体外设有与所述燃气出口连通的炉外引风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炉外引风机的设置增大了对炉内可燃气体的吸力,提高了炉内生成的可燃气体的排出效率。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水梁,所述冷却水梁的两端分别穿过并伸出所述炉体的侧壁,所述冷却水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炉体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进水口将冷却水注入到冷却水梁中,冷却水梁在炉内对氧化后的原料进行冷却,降温效果好,不易复燃,同时产生大量热水,产生的热水从出水口排出作为生活生产利用,节能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冷却水梁的数量与所述竖直梁的数量相同,若干所述冷却水梁平行并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冷却水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卸料口设在相邻两个所述冷却水梁之间的间隙底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卸料口设在相邻两个冷却水梁之间的间隙中,可以保证氧化后的原料能经过冷却水梁的冷却。
进一步,所述竖直梁的顶部为锥形顶,且尖端向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竖直梁的顶部采用锥形顶的设置,可以避免原料在竖直梁的顶部堆积。
进一步,所述炉体包括外炉体和耐火内炉体,所述耐火内炉体设在所述外炉体内,且所述耐火内炉体的外壁与所述外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耐火内炉体的内壁上、所述燃烧段处设有耐火燃烧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炉体采用多层设置,可以保证炉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外炉体为红砖外炉体,所述耐火内炉体为耐火砖内炉体,所述耐火燃烧层为异性耐火砖燃烧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耐火砖砌筑内炉体以及燃烧段,与采用炭钢材质相比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磨损的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军,未经张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7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