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改性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7276.7 | 申请日: | 2015-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东;梁翰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改性 增强 红外 导电 浆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浆料制备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石墨烯改性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又称单层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平面薄膜。具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它的晶格是由六个碳原子围成的六边形,厚度为一个原子层。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未成键的p电子,这些p电子可以在晶体中自由移动,且运动速度高达光速的1/300,赋予了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石墨烯是新一代的透明导电材料,在可见光区,四层石墨烯的透过率与传统的ITO薄膜相当,在其它波段,四层石墨烯的透过率远远高于ITO薄膜。
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Ω·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
由于石墨烯具有以上特殊性能,已经成为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现有对石墨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的应用。对在导电浆料中加入远红外复合浆料制成的电暖产品,因具有导体功率不衰减、升温迅速不聚温、无电磁波辐射、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改性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石墨烯改性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石墨烯导电复合浆料,将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导电碳黑、载体树脂、分散助剂、溶剂的混合物浆料倒入搅拌器中进行充分预搅拌混合1小时,经过2000-3000转/分高速搅拌分散1小时,再使用三辊研磨机进行分散处理,三辊研磨机进行5次研磨后,经300目网过滤最终得到外观细腻的石墨烯导电复合浆料。
各种浆料成份按以下比例进行配制:石墨烯微片:0.5-10wt%,AZO纳米导电粉0.8-15wt%,ATO纳米导电粉0.8-10wt%,导电石墨2.5-15wt%,导电碳黑5~15wt%,载体树脂15-35wt%,分散助剂0.1-5wt%,溶剂10-20wt%。
(2)制备石墨烯远红外复合浆料,将高辐射率远红外复合氧化物粉体:泗滨砭石粉、远红外釉粉、托玛琳粉、麦饭石粉、氧化锆粉、氧化镧、石墨烯微片、载体树脂、分散助剂、溶剂的混合物浆料倒入搅拌器中进行充分预搅拌混合1小时,经过2000-3000转/分高速搅拌分散1小时,再使用三辊研磨机进行分散处理,三辊研磨机进行5次研磨后,经300目网过滤最终得到外观细腻的石墨烯远红外复合浆料。
各种浆料成份按以下比例进行配制:泗滨砭石粉5-15wt%、远红外釉粉5-15wt%、托玛琳粉5-15wt%、麦饭石粉5-10wt%、氧化锆粉2-6wt%、氧化镧0.5-3wt%、石墨烯微片0.5-8wt%、载体树脂10-15wt%、分散助剂0.1~5wt%,溶剂10~15wt%。
(3)将(1)和(2)制备的浆料进行复配:将石墨烯导电浆料和石墨烯远红外复合浆料按55-95wt%:5-45wt%混合搅拌组成;在常温常压下,将石墨烯导 电浆料和石墨烯远红外复合浆料按所需比例进行混合,经过2000-3000转/分高速搅拌分散1小时,形成混合料。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步骤(1)和(2)中所述的载体树脂为高分子树脂,包括: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一种或两种混合。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步骤(1)和(2)中分散助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步骤(1)和(2)中所述的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7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