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毛刺的TSPC型D触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6563.6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2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霞;江琦;张有志;王灿;许其罗;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K3/3562 | 分类号: | H03K3/356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黄成萍 |
| 地址: | 214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毛刺 tspc 触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毛刺的TSPC(True Single Phase Clock,真单相时钟)型D触发器,具体为一种带有复位结构的高速主从型D触发器,属于数字信号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CMOS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个芯片上集成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时钟频率飞速增加,对各种电路的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计时、计数数字电路作为集成系统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速度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由于VLSI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系统的运行速度要求不断提高。触发器是数字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元器件,其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目前许多触发器研究和应用中都是以D触发器为基础进行的,对DFF的速度有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同步或异步加法计数器加法,受进位链延迟的限制,当计数位数增加,计数器难以工作在高频计数时钟下。目前,高速高精度计数器的应用场合日渐增多,如果将面积因素考虑在内,普通的加减法计数器均不能满足要求。而线性反馈移位计数器(LFSR)作为一种重要的计数电路,尤其是在高速集成电路领域备受青睐。LFSR计数器只用到D触发器和异/同或门,所以延时不依赖于计数器的位数,仅与单个DFF和异/同或门的延时相关。传统的D触发器因工作速度限制带来的问题是:计数器的速度下降较为明显。此外应用于时间-数字转换电路(TDC)则是一种重要的计时电路,其组成主要也是计数器,计数器通过统计固定周期脉冲信号的周期个数,该数值与周期相乘,实现时间的数字量化,计数器主要由D触发器并配以少量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组成。
数字集成电路中,D触发器种类繁多,按照逻辑功能的不同,触发器可分为RS,JK、D和T触发器等多种类型,按照电路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主从型结构、灵敏放大器型结构和维持阻塞结构等。不同类型的D触发器,性能优越性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比如,采用DFF的TDC电路工作频率通常较高,同时要求面积尽可能紧凑。这就对动态结构类型的D触发器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TSPC型受到毛刺以及电荷共享,从而使得Qb端的电位不是理想高低电平,即高电平不为理想的VDD,低电位不为理想的GND。这一现象导致充放电时间的变化。虽然在关键点加入晶体管可以缓解该问题,但是这将限制该触发器的工作速度并消耗更多的功耗。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TSPC型D触发器,降低D触发器的毛刺和功耗,并在此基础上保证较高的工作速度与较小的版图面积。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低毛刺的TSPC型D触发器,包括第一级反相器、第二级反相器、第三级反相器和复位结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第一级反相器包括一号PMOS管MP1、二号PMOS管MP2、三号PMOS管MP3和一号NMOS管MN1;其中,一号PMOS管MP1的栅极连接时钟信号CLK,一号PMOS管MP1的漏极和二号PMOS管MP2的源极连接并作为第一级反相器的一号输出端;二号PMOS管MP2的漏极和三号PMOS管MP3的源极连接;三号PMOS管MP3的漏极和一号NMOS管MN1的漏极连接并作为第一级反相器的二号输出端;二号PMOS管MP2的栅极和一号NMOS管MN1的栅极连接并作为第一级反相器的输入端;一号NMOS管MN1的源极接地;三号PMOS管MP3的栅极连接时钟信号CLK;
所述第二级反相器包括四号PMOS管MP4、二号NMOS管MN2、三号NMOS管MN3、四号NMOS管MN4和五号NMOS管MN5;其中,四号PMOS管MP4的栅极和四号NMOS管MN4的栅极以及二号NMOS管MN2的漏极连接并作为第二级反相器的一号输入端;二号NMOS管MN2的栅极作为第二级反相器的二号输入端;四号PMOS管MP4的漏极和三号NMOS管MN3的漏极连接并作为第二级反相器的输出端;三号NMOS管MN3的栅极连接时钟信号CLK,三号NMOS管MN3的源极和四号NMOS管MN4的漏极连接;二号NMOS管MN2的源极和四号NMOS管MN4的源极以及五号NMOS管MN5的漏极连接;五号NMOS管MN5的栅极连接时钟信号CLK,五号NMOS管MN5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级反相器包括五号PMOS管MP5和六号NMOS管MN6;其中,五号PMOS管MP5的栅极和六号NMOS管MN6的栅极连接并作为第三级反相器的输入端;五号PMOS管MP5的漏极和六号NMOS管MN6的漏极连接并作为第三级反相器的输出端;五号PMOS管MP5的源极接电源VDD;六号NMOS管MN6的源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6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笔筒
- 下一篇:天然气管道保温防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