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更新入口隧道路由器的映射缓存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6309.6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1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威;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01 | 分类号: | H04L12/701;H04L12/7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衣淑凤;宋志强 |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更新 入口 隧道 路由器 映射 缓存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出更新入口隧道路由器的映射缓存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MS接收ITR发来的映射请求消息,将该ITR的RLOC地址与该消息携带的目的EID的绑定关系放入自身维护的ITR与目的主机绑定列表中;MS接收ETR发来的注册消息,该注册消息携带要注册的EID,在自身维护的ITR与目的主机绑定列表中查找该要注册的EID绑定的所有RLOC地址,向该所有RLOC地址对应的各ITR发送映射响应消息,该映射响应消息携带该要注册的EID与发来该注册消息的ETR的RLOC地址的映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在主机迁移后,ITR可以及时更新映射缓存,提高了流量重定向速度和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LISP(Locator/Identity Separation Protocol,位置和标识分离协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LISP网络中更新ITR(Ingress Router,入口隧道路由器)的映射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LISP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将IP地址分为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EID(Endpoint Identifier,端点标识)和RLOC(Routing Locator,路由位置符)。EID为通信端点的主机地址,与现有实现相同,在LISP中的作用类似于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拥有独立的空间。在LISP网络中,EID可以独立于RLOC进行迁移;RLOC为LISP路由器的地址,可在现有Internet中路由转发,可全局路由。EID之间通信的报文封装在RLOC之间的隧道中进行转发。
图1为LISP网络全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LISP组件如下:
1)xTRs(xTunnel Routers):隧道路由器,包括:ITR(Ingress Router,入口TR)和ETR(Egress TR,出口TR);
每个LISP站点的所有ETR上都维护有本站点的EID与RLOC的映射关系,ETR周期性地将本站点的EID与RLOC的映射关系通过注册报文发送给MS。
2)Map DB(Map DataBase,映射数据库):EID到RLOC的映射数据库,包含RLOC与EID的映射关系,存储在映射服务器(MS,Map Server)上;
MS接收到ETR发来的注册报文,将报文中的EID与RLOC的映射关系存储在Map DB中。
3)PxTR(Proxy xTR):代理xTR,位于支持LISP和不支持LISP的网络边界处。
LISP通过ITR和ETR实现了核心网和边缘网的分离,它通过一个映射系统用来实现从EID至RLOC的映射解析。LISP通过IP-in-IP的封装及解封装机制实现了在核心网中的路由和转发。
以图1为例,当LISP站点A内的主机1向LISP站点B内的主机2发送数据时,主机2的EID在核心网中是不可路由的;当数据包到达ITR后,ITR发现本地的映射缓存(Map Cache)中没有保存主机2的EID对应的RLOC,则向MR(Map Resolver,映射解析器)发送Map-Request消息以查询主机2的EID对应的RLOC,MR将Map-Request消息转发给MS,MS在本地Map DB中查找到主机2的EID对应的ETR的RLOC,MS将Map-Request消息转发给ETR,ETR将主机2的EID和自己的RLOC携带在Map-Reply消息中返回给ITR;然后ITR封装该数据包,以自己的RLOC为源地址,以对端ETR的RLOC为目的地址,同时在Map Cache中保存主机2的EID与ETR的RLOC的映射关系;对端ETR收到该包后解封装该包,最后将数据包发送给主机2。
在LISP网络中,主机会发生迁移,如图2所示,vCenter(虚拟中心)控制VM(VirtualMachine,虚拟机)的迁移,设在某一时刻,vCenter确定将VM B从DC(Data Center,数据中心)1迁移到DC2,则具体迁移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6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