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设备液压自移列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5646.3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1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段延平;柴跃进;刘彦民;李少焰;郭香平;吕游;段亚敏;段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汾市新晋汾焦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王勇 |
| 地址: | 04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设备 液压 列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采煤辅助设备的移动技术,具体是一种煤矿设备液压自移列车。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为了保证采煤机械设备持续正常工作,需要实时移动各种煤矿采煤辅助设备(例如移动变压器、乳化液泵站、防爆开关、集中控制台、清水泵站、电缆等)。目前,煤矿采煤辅助设备的移动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将煤矿采煤辅助设备装载于有轨平板车上,并采用回柱绞车牵引有轨平板车来实现煤矿采煤辅助设备的移动。实践表明,现有煤矿采煤辅助设备的移动方法由于自身原理所限,普遍存在牵引绳易断裂、平板车连接销轴易脱落、绞车制动易失灵、轨道铺拆费时费力的问题,由此一方面容易造成平板车跑车、掉道等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导致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煤矿采煤辅助设备移动装置,以解决现有煤矿采煤辅助设备移动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煤矿采煤辅助设备移动方法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煤矿设备液压自移列车。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煤矿设备液压自移列车,包括轨道部分、车架部分、升降部分、推移部分、转向部分;
所述轨道部分包括底板、两根导轨;
所述车架部分包括顶板、两个立板;
所述升降部分包括两个前升降臂、两个后升降臂、两个前滚轮、两个后滚轮、两个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升降油缸;
所述推移部分包括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推移油缸;
所述转向部分包括导向轴、转向滑臂、两个转向支点轮、两个转向拨轮、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转向油缸;
其中,两根导轨分别铺设于底板的上表面左边缘和上表面右边缘,且两根导轨相互平行;
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且顶板与底板相互平行;
两个立板分别垂直固定于顶板的下表面左边缘和下表面右边缘,且两个立板相互平行;两个立板分别位于两根导轨的外侧;
两个前升降臂的上端分别与顶板的左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前部铰接;
两个后升降臂的上端分别与顶板的左端面后部和右端面后部铰接;
两个前滚轮分别转动装配于两个前升降臂的下端,且两个前滚轮的轮面分别与两根导轨的轨面前部滚动配合;
两个后滚轮分别转动装配于两个后升降臂的下端,且两个后滚轮的轮面分别与两根导轨的轨面后部滚动配合;
两个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升降油缸的缸体尾端分别与两个前滚轮的轮轴铰接;两个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升降油缸的活塞杆首端分别与两个后滚轮的轮轴铰接;
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推移油缸的缸体尾端与顶板的下表面前部中央铰接;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推移油缸的活塞杆首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前部中央铰接;
导向轴的两端分别平行固定于顶板的下表面后部左边缘和下表面后部右边缘;
转向滑臂滑动装配于导向轴上;
两个转向支点轮分别转动装配于两个立板的内表面中部,且两个转向支点轮的轮面分别与两根导轨的外侧面中部滚动配合;
两个转向拨轮分别转动装配于转向滑臂的两端,且两个转向拨轮的轮面分别与两根导轨的外侧面后部滚动配合;
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转向油缸的缸体尾端与顶板的下表面后部左边缘铰接;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转向油缸的活塞杆首端与转向滑臂的右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汾市新晋汾焦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临汾市新晋汾焦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5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脱钩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胶轮运输车的紧急避险制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