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食堂配餐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25459.5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廖健伟;向军;黄壮煜;李练勇;沈蔚;魏曼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健伟 |
| 主分类号: | G06Q50/22 | 分类号: | G06Q50/2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 地址: | 515149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食堂 配餐 系统 数据 挖掘 方法 | ||
1.一种基于智能食堂配餐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用户历史消费数据;
(2)根据所述历史消费数据建立销量记录表;
(3)根据所述销量记录表对每个用户进行营养分析,或者根据所述销量记录表对未来销量进行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历史消费数据包括:
(101)对每种菜品建立菜品信息,所述菜品信息包括菜品编号和菜品价格;
(102)将所述菜品信息写入标签,并贴在菜品卡片上;
(103)用户利用便携式终端与所述标签进行通信,进行支付和购买;
(104)通过所述标签完成收费,并记录用户的单次消费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历史消费数据还包括:
(105)长期记录所述单次消费数据形成用户历史消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二维码图片或者NFC模块,当用户消费时,利用便携式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图片或者利用手机NFC天线去近距离接触所述NFC模块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销量记录表对未来销量进行预测具体包括:
(301)根据所述销量记录表获取单个菜品以往日期的往期销量;
(302)根据所述往期销量和日期建立数据模型,预测未来销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模型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303)结合菜品食物成分表计算出需要的食材及其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销量记录表对每个用户进行营养分析具体包括:
(304)根据所述销量记录表,获取单个用户以往的消费记录,根据所述消费记录以及用户每日营养摄入表,获取用户每日营养摄入量,计算出用户的所有营养素的日均摄入量;
(305)从用户的每日营养需求表中获取用户的每日营养需求,通过公式计算,结果=(平均摄入量-每日需要量)/每日需要量,当结果为负数表示平均摄入量低于每日需要量,结果为正数表示平均摄入量高于每日需要量,结果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1表示用户的营养状况非常符合中国膳食营养摄入量的要求,小于等于0.2表示基本符合中国膳食营养摄入量的要求,大于等于0.3表用户的这种营养素的摄入超出需求或者严重不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306)根据所述结果,对用户提出饮食建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用户通过便携式终端提交每餐消费订单;
(5)食堂根据消费订单配餐并将所述配餐放置在餐柜中,系统服务器端生成取餐二维码并发送到用户手机;
(6)餐柜上设置的二维码扫描装置扫描用户收到的取餐二维码,并打开相应的餐柜格子,供用户取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健伟,未经廖健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54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特征多约束的多视影像密集匹配融合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科技成果转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