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电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4846.7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波;张翼;鲍永均;曾茂进;林运南;李琛;李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LED灯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低发热、省电和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灯将逐渐取代白炽灯和卤素灯等传统照明灯具。总所周知,灯头是用作灯泡与灯座的连接部件,传统的灯头无论是螺口式还是卡口式灯头,其导电线均是通过焊锡方式与导电帽固接形成电性导接的目的。然而,焊锡成本较高,操作不便,装配效率低,并且在焊锡过程中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显然不符合当今提倡环保的需求。随着LED不断的成熟,在LED制造方面迫切需要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组装,而制造瓶颈主要在零件繁多,电连接复杂等问题。因此,如何研发结构简单的电连接结构以便适应自动化生产,成了重要的技术项目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LED灯电连接结构。
一种LED灯电连接结构,包括灯头、灯体及设置在灯体顶部的光源板,该光源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还包括第一电极线与第二电极线,该灯头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的绝缘件,该第一电极线的顶端与第一连接端电连接,该第一电极线的底端与该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灯体的底部设有连接部,该灯头的第二电极固定在该连接部上,该灯体上靠近该连接部设有穿孔,该第二电极线的顶端与第二连接端电连接,该第二电极线的底端穿过该穿孔被夹持在该第二电极与该连接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LED灯电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电极线、第二电极线用于实现光源板与灯头的电连接。该第一电极线的顶端与第一连接端电连接,其底端与该第一电极电连接。而该第二电极线的顶端与第二连接端电连接,其另一端穿过灯体上的穿孔被夹持在该第二电极与该连接部之间,并与该第二电极电连接。因此,该第二电极线与该第二电极的电连接无需焊接或设置其他结构,当灯头与与灯体组装固定时,即可完成对第二电极线另一端的夹持使得第二电极线与第二电极抵接形成电连接关系。从而简化了组装步骤,适应自动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ED灯电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ED灯电连接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2。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LED灯电连接结构,包括灯头10、灯体20及设置在灯体20顶部的光源板30。该光源板3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31与第二连接端32,还包括第一电极线40与第二电极线50。该灯头10包括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3及设置在该第一电极11及第二电极13之间的绝缘件12。该灯头10为传统的螺口灯头结构。该第一电极线40的顶端与第一连接端31电连接,该第一电极线40的底端与该第一电极11电连接。该第二电极线50的顶端与该第二连接端32电连接,该第二电极线的底端与该第二电极13电连接。该第一电极线40与该第二电极线50为CP线材制成。该CP线为具有良好弯折定型性能的镀锡铜包钢线。可见,LED灯电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电极线40、第二电极线50用于实现光源板30与灯头10的电连接,大大简化了电连接结构。其中使用CP线材制成第一电极线40与第二电极线50,具有导电性与一定的刚性,且可以弯折适应不同的结构需求,制作工艺简单便捷。
请参考图1和图2,该绝缘件12设置在该螺纹灯头10的底部,该第一电极11插设在该绝缘件12中部开设的螺纹孔内,该第一电极线40的底端插设在该螺纹孔内与该第一电极11抵接。可见,第一电极11为图钉或螺钉等简单部件,与该螺纹孔配合的同时将该第一电极线40的底端夹持在该螺纹孔内,该第一电极11与该第一电极线40抵接形成电连接,无需焊接等工艺,结构简单、易实现自动化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入子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台阶式钻探用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