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来电提醒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24746.4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来电 提醒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来电提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PWM脉冲宽度调制是利用微控制器的数字IO端口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电机控制等许多领域中。直流马达的调速原理是脉宽的调整,固定频率的方波,宽度越大其平均电流越大,宽度越小其输出平均电流越小,通过调节其驱动电压脉冲宽度来达到改变直流电机转速的目的。传统的移动终端(如手机)来电提醒方法为应用程序通过调用硬件抽象层的函数来实现振动,只能通过时间参数调节振动的节奏,控制振动开关以及振动时长,并不能实现多级力度的振动以及节奏多样化的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来电提醒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当来电时,获取来电铃声;
识别所述来电铃声的音频特征;
根据识别的音频特征,控制移动终端的振动器产生振动。
可选地,所述音频特征为来电铃声中每个时刻音符的频率与长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识别的音频特征,控制移动终端的振动器产生振动包括:
根据来电铃声中每个时刻音符的频率控制振动器振动的力度;
根据来电铃声中每个时刻音符的长度控制振动器当前振动力度所持续的时间。
可选地,所述根据识别的音频特征,控制移动终端的振动器产生振动还包括:
根据来电铃声中每个时刻音符的频率与长度,设定每个时刻音符对应的振动器振动力度和振动持续时间,每个时刻音符的频率越高,该时刻振动器振动力度越强,每个时刻音符长度越大,该时刻振动器振动持续时间越长。
可选地,所述根据识别的音频特征,控制移动终端的振动器产生振动还包括:
根据每个时刻音符对应的振动器振动力度和振动持续时间输出脉冲序列,通过所述脉冲序列控制振动器按照所述每个时刻音符对应的振动器振动力度和振动持续时间振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来电提醒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当来电时,获取来电铃声;
铃声模块,用于根据来电信号播放对应的铃声并识别所述来电铃声的音频特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的音频特征,控制移动终端的振动器产生振动;
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振动器产生振动。
可选地,所述铃声模块还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铃声中每个音符频率与长度;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析单元结果生成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包括:
根据音符的频率划分振动力度的等级;
根据音符的长度确定对应振动力度的振动时间。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所述铃声中音符的频率与振动力度等级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振动力度等级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模块建立的对应关系,将音符的频率匹配对应的振动力度等级;
输出单元,用于将振动力度等级和对应的振动时间输出脉冲序列以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铃声文件、铃声律动配置文件以及所述预设模块建立的对应关系。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来电提醒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移动终端来电设置为振铃模式时,对当前播放的铃声进行解析,获取铃声的节奏参数并生成脉冲序列,用于控制振动器产生节奏一致的振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振动方式单一性的缺陷,同时用户也能够对终端不同的事件响应设置不同的铃声或音乐,产生不同振动的效果,从而区别不同的事件响应,增强了用户可玩性和趣味性,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振动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振动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不同振动控制参数输出的脉冲序列;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移动终端设置界面较佳的效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振动产生装置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删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带种植架的动物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