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4228.2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9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陆石林;居明浩;谢国锋;谢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川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2 | 分类号: | H01B7/22;H01B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通信线缆,尤其涉及到一种适用于中高频通信场合的线缆。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中高频通信的线缆,其结构通常包括:作为芯线的铜包铝或铜管、与芯线紧密粘合的聚乙烯发泡料、包覆在聚乙烯发泡料上作为金属包覆层的纯铜带、以及包覆在纯铜带外侧由低烟无卤或者聚乙烯制成的护套。众所周知,之所以金属包覆层采用纯铜带,是由于纯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但是,由于纯铜的抗拉强度较差,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拉拽线缆而导致纯铜带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整个线缆的信号传输性能;此外,纯铜较贵的价格,增加了整个线缆的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抗拉强度和降低成本的通信线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信线缆,包括:芯线以及依次设置在芯线外侧的绝缘层和金属包覆层,金属包覆层由卷成管状的金属复合带焊接而成,该金属复合带包括:金属基带和设置在金属基带外表面上的外金属层,设:该外金属层的磁导率为μ、电阻率为ρ,T为环境温度,ω为角频率,则:
该外金属层的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中,所述金属基带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外金属层材质相同的内金属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中,所述的金属包覆层压制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环形凹痕。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中,所述的绝缘层由高分子发泡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中,所述金属基带的材质为黄铜或钢,所述的内、外金属层的材质为纯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中,在所述外金属层的外侧包覆有护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中,所述的护套由低烟无卤或聚乙烯等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中,所述的芯线为铜管、铜线或铜包铝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金属包覆层采用了在金属基带的外表面上设置外金属层的结构,使得金属基带和外金属层采用不同材质成为可能,这样金属基带就可以采用抗拉强度较高的黄铜带或钢带,外金属层就可以采用导电性较好的纯铜(紫铜),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即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整个线缆的抗拉强度。此外,所述的金属包覆层压制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环形凹痕,使得金属包覆层的内金属层与芯线结合得更加紧密,并使得通讯电缆获得了更高的抗拉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通信线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1、芯线,20、黄铜带,21、内纯铜层,22、外纯铜层,23、焊缝,3、绝缘层,4、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通信频率f=150MHz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通信线缆的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川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川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型信号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载激光安全标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