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后缝合扩张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4088.9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魏玉梅;杨慧霞;朱微微;苏世萍;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后 缝合 扩张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后缝合扩张器,其包括:用于撑开产后阴道壁的筒体;用于穿过所述筒体的对宫腔内血液进行引流的引流组件;其中,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阴道壁的待缝合处的缺口。本发明的产后缝合扩张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产妇产后阴道壁撑开,充分暴露术野,进行缝合手术时,不会因血液流出到阴道内遮挡术野,利于缝合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对产妇带来感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后缝合扩张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产妇生产时通常需要对阴道壁进行侧切,待生产完之后,再将侧切的阴道壁进行缝合。
目前,主要应用以下两种器械辅助缝合:一种是借助于如图1所示的拉钩1’,操作时,将一对拉钩1’的支撑部2’伸入产妇的阴道内,并通过支撑部2’支撑在产妇的阴道壁上,使阴道的上下叶完全暴露,但采用拉钩,在缝合手术时必需助手协助握持,从而造成操作者的可操作空间减小,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另一种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阴道窥器将阴道撑开,虽然阴道窥器可以暴露待缝合处的伤口,但是其遮挡较多,影响操作者的视野,在产后应用比较困难。
而在对侧切的阴道壁进行缝合的同时,产妇的子宫腔内会有血液流出,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将尾纱塞入阴道的方法,阻挡血液活动性流出,而采用尾纱会遮挡操作者的术野,给伤口缝合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产后缝合扩张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产妇产后阴道壁撑开,充分暴露术野,进行缝合手术时,不会因血液流出到阴道内遮挡术野,利于缝合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对产妇带来感染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后缝合扩张器,其包括:用于撑开产后阴道壁的筒体;用于穿过所述筒体的对宫腔内血液进行引流的引流组件;其中,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阴道壁的待缝合处的缺口。
其中,所述筒体呈锥形。
其中,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其一端用于插入所述宫腔的宫颈处的引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引流管外壁连接且设置在靠近所述引流管的所述一端的球囊,用于将引流管固定于所述宫腔的宫颈处。
优选的,所述球囊上设置用于向其内注入液体的注液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的引流袋,用于盛装所述引流管引流的血液。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筒体一端连接的便于握持筒体的把柄。
其中,所述把柄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大端。
其中,所述筒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大端设置挡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产后缝合扩张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产后缝合扩张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产妇产后阴道壁撑开,充分暴露术野,而筒体的缺口处可将产妇侧切的阴道壁露出来,便于操作者顺利将具有伤口的阴道壁进行缝合;引流管将宫腔内的血液引流到引流袋内,在进行缝合手术时,不会因血液流出到阴道内遮挡术野;球囊利于将引流管固定于宫腔的宫颈处,避免引流管从宫颈内脱出时,宫腔内的血液流到阴道内遮挡术野,利于缝合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对产妇带来感染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产后缝合扩张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产后缝合扩张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皮环切装置
- 下一篇:人体手指按压力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