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悬挂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3261.3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9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全;张奕衡;黄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金桥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悬挂 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挂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液压悬挂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代的汽车越来越注重乘坐的舒适性,以致消费者往往将车的舒适性列为购买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事实上,汽车乘坐的舒适性除了座椅的柔软程度、支撑力等因素外,关系最大的就是汽车的悬挂系统,它还是车架与车轴之间连接的传力机件,对其他性能诸如行驶的安全性、通过性、稳定性以及附着性能都有重大影响。常见的独立悬挂系统有多连杆式悬挂系统、麦佛逊式悬挂系统、拖曳臂式悬挂系统和双叉臂式悬挂系统等。
目前市场上可用于汽车的液压悬挂装置相对昂贵并且具有较大的重量。此外,其要求较大的结构空间,并且运行中在实施高度调节时,甚至在保持所设定的水平时要求相对较多的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液压悬挂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液压悬挂装置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悬挂装置,包括内筒、活塞件和外壳,所述外壳套在所述内筒外侧,所述内筒的两端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内筒一端设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外壳外部且用于承载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油槽和收容腔,所述油槽位于所述收容腔下方且与所述收容腔相通,所述外壳还设有油孔,所述油孔联通所述油槽与所述外壳外部,所述活塞件套在所述内筒外侧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活塞件部分伸出所述收容腔以与汽车减震弹簧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件包括活塞和活塞管,所述活塞管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管的另一端与汽车减震弹簧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收容腔内侧设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液压悬挂装置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介于所述活塞件与所述外壳之间并固定于所述外壳远离内筒底部的一端,所述密封塞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活塞管经由所述通孔部分露出于所述收容腔外部。
优选的,所述液压悬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活塞管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母,所述活塞管通过所述第一螺母与汽车减震弹簧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弹簧底座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液压底座及与所述液压底座固定连接的外管,所述油槽形成于所述液压底座和所述内筒之间,所述油孔设于所述液压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油孔为锥形孔,孔径由外向内依次递减。
优选的,所述外管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远离所述液压底座设置。
优选的,所述抵持部为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内筒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所述的液压悬挂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种液压悬挂装置,通过中空的内筒套在汽车的减震器外部,然后通过活塞推杆与减震弹簧底座连接,通过液压控制推杆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活塞连接的弹簧底座及车身的上下移动,达到调节车身高度的目的,本发明的车身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占用的空间小,有利于减小汽车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液压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的液压悬挂装置的液压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上。本发明的液压悬挂装置可以包括液压底座1、活塞2、外管3、活塞管4、密封塞5、第二螺母6、内管7、衬套8和第一螺母9。其中,活塞管4的一个自由端用于与汽车的减震弹簧底座(图未示出)固定连接,内管7可以套在汽车的减震器(图未示出)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金桥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金桥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3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墙用抗菌芳香型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神经矫形康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