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承拉线绳元件的鞋类物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2425.0 | 申请日: | 2013-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6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弗雷德里克·J·杜简;沙恩·S·科哈楚;詹姆斯·黄;丹尼尔·A·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23/02 | 分类号: | A43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汤慧华;郑霞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绳 鞋带 材料层 节段 下区 鞋类物品 拉线绳 鞋面 开口 内部表面 外部表面 延伸 界定 毗邻 | ||
1.一种鞋类物品,其具有固定在一起的鞋面和鞋底结构,所述鞋面包括:
至少两个材料层,其毗邻于彼此并且以重叠的构造而定位,所述材料层位于(a)包括多个鞋带接纳元件的鞋带区以及(b)紧邻于所述鞋底结构在其处被固定于所述鞋面的区域的下区之中,并且所述材料层界定在所述鞋带区和所述下区之间的开口,所述开口具有至少九平方厘米的面积;以及
长形的线绳,其界定从所述鞋带区延伸至所述下区的多个线绳节段,所述线绳节段在所述鞋带区中在所述材料层之间被定位并且固定,使得所述线绳节段围绕所述多个鞋带接纳元件延伸并与所述鞋带接纳元件间隔,并且所述线绳节段在所述下区中在所述材料层之间被定位并且固定,并且所述线绳节段延伸跨越在所述鞋带区和所述下区之间的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材料层包括(a)位于所述鞋带区中的第一对材料层以及(b)位于所述下区中的第二对材料层,所述第一对材料层是与所述第二对材料层分离的元件,并且所述线绳节段在所述第一对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对材料层中的每个之间被定位并且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鞋带接纳元件是延伸穿过所述材料层的孔,并且所述线绳节段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孔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开口从所述鞋面的外部表面延伸至所述鞋面的内部表面,所述内部表面界定所述鞋面内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类物品,还包括鞋内套元件,所述鞋内套元件是位于所述空隙内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线绳节段包括第一线绳节段和第二线绳节段,所述第一线绳节段具有在所述鞋带区和所述下区之间的区域中的大体上竖直的定向,并且所述第二线绳节段在所述鞋带区和所述下区之间的所述区域中朝向所述鞋类物品的鞋跟区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开口位于外侧面上,并且另一个开口位于内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鞋类物品的至少鞋中部区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开口从所述鞋类物品的鞋跟区延伸至所述鞋类物品的鞋中部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线绳节段具有围绕内芯部延伸的外护套,所述护套和所述芯部沿着所述线绳节段的长度延伸,并且所述护套和所述芯部中的每个由多个互相缠结的缝线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开口具有至少十六平方厘米的面积。
12.一种鞋类物品,其具有固定在一起的鞋面和鞋底结构,所述鞋面包括:
多个材料元件,其被连接在一起以界定(a)所述鞋面的外侧面,(b)所述鞋面的与所述外侧面相对地定位的内侧面,以及(c)在所述鞋面内并且在所述外侧面和所述内侧面之间的至少用于接纳足部的空隙,所述材料元件还界定(a)包括多个鞋带接纳元件的鞋带区以及(b)紧邻于所述鞋底结构在其处被固定到所述鞋面的区域的下区,所述材料元件形成在所述鞋带区和所述下区之间的区域中的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鞋面的外部表面延伸至所述空隙,并且所述开口具有至少九平方厘米的面积;以及
长形的线绳,其界定从所述鞋带区延伸至所述下区并且延伸跨越所述开口的多个线绳节段,所述线绳节段在所述鞋带区中固定到所述材料元件并且在所述材料元件之间,使得所述线绳节段围绕所述多个鞋带接纳元件延伸并与所述鞋带接纳元件间隔,并且所述线绳节段在所述下区中固定到所述材料元件并且在所述材料元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所述材料元件包括在所述鞋带区和所述下区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并且所述线绳节段在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被定位并且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经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24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