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员识别融合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1390.9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1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马哈茂德·A·阿布纳斯尔;乔纳斯·吉尔·克里斯丁森;赖安·李·贝克尔;蒂莫西·马克·菲尔德坎普;阿伦·杜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B60R2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钦鹏 |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迪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员 识别 融合 系统 方法 | ||
一种车辆系统包括编程为接收来自多个识别模块的置信水平的驾驶员识别融合模块。每个置信水平表明车辆的驾驶员是特定的人的可能性。驾驶员识别融合模块编程为汇总从多个识别模块接收到的置信水平并且至少部分地根据从多个识别模块接收到的置信水平来输出代表驾驶员的身份的汇总的置信水平信号。
背景技术
当多个驾驶员使用汽车时,多个操作者中的每个可以具有不同的车辆设置喜好。比如密钥卡识别、无线装置检测等这样的各种技术可以用于识别操作者。生物识别系统也已经结合到车辆中以使汽车控制器能够识别(或最佳推测)当前的驾驶员,并且自动地调整车辆设置以匹配给定用户的喜好。例如,生物识别系统可以根据指纹数据、视网膜数据、面部特征等识别车辆操作者。
附图说明
图1说明具有驾驶员识别系统的示例车辆;
图2说明实施驾驶员识别融合模块以识别驾驶员的示例驾驶员识别系统;
图3是图2的示例驾驶员识别系统的信号流程图;
图4是示出图2的驾驶员识别融合模块的示例置信确定的图表;
图5是说明可以由图2的驾驶员识别融合模块执行的程序的框图;
图6是说明不同的车辆系统如何使用不同的特征来识别驾驶员的框图;
图7是可以由驾驶员识别融合模块执行以获悉关于新的且已知的用户的特征的程序流程图;
图8是可以由驾驶员识别融合模块执行以识别驾驶员的示例程序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些操作者识别系统具有缺陷。作为一示例,如果操作者已经改变他的或她的外表,生物识别系统可能无法准确地识别操作者。例如,由于已针对操作者校准生物识别系统,如果操作者已经明显理发或已经改变他的或她的头发颜色,则控制器可能无法识别高置信的操作者。在某些情况下,控制器可能识别错驾驶员为可选用户并且基于可选用户调整车辆设置。同样,这可能导致车辆操作者不得不重新调整车辆设置,降低车内体验。在更进一步的情况下,车辆操作可能由于控制器没有准确地识别主要车辆操作者而被限制。
在此公开的是用于比先前可能的——甚至在车辆操作者的外表已经改变的情况下——更准确和可靠地识别车辆操作者的方法和系统。因此,驾驶员识别的方法包括根据使用各种技术从机制接收到的输入来调整驾驶员识别置信。根据特定技术中的置信,每种技术可以独立于其他技术被加权。因此,识别技术的融合可以用于识别汽车的驾驶员。可以一起使用的这样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面部识别、无线装置检测、密钥卡识别、指纹识别和语音识别。车内程序可以将每种单独技术的结果融合在一起并且权衡每种技术的贡献以确定在方向盘后面的用户。方法还可以考虑驾驶员获悉程序的静态(监督的)和动态(非监督的)更新。以这种方式,甚至当操作者的外貌改变或以其他方式引起一种或多种驾驶员识别技术的置信等级的下降时,可以自适应地调整用户识别。
每个单独的识别系统可以输出驾驶员识别信息,包括可以解释为车辆中的驾驶员是特定的人的“置信度”的信息。系统可以接收并且汇总来自多个识别系统的信号。汇总的输出可以是多个信号,例如每一个潜在的驾驶员一个信号,或代表所有潜在驾驶员的置信水平的单个信号。然而,汇总的置信水平信号可以包括或用于确定系统已知的所有可能的驾驶员的列表以及每个驾驶员的置信水平。
单独的系统可以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信息。包括确定驾驶员可能不关键或不重要的系统的一些系统,可以确定哪个人具有最高置信水平并且确定具有最高置信水平的人是车辆的目前驾驶员。对于比如显示或依赖个人信息的系统这样的知道实际驾驶员更重要的系统,系统可以不公开关于任何驾驶员的任何个人信息,直到例如已经确认驾驶员的身份。因此,如果最可能潜在的驾驶员的置信水平相似,则系统可以不显示任何个人信息直到驾驶员的实际身份已经被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1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