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粪便污水固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1106.8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峰;祝起平;孔伊芳;王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王莹 |
地址: | 315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粪便 污水 分离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粪便污水固液分离器,包括固液分离装置,与固液分离装置相连接的进料管、出渣装置和抽水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固液分离装置、进料管、出渣装置和抽水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一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能够转动的筛网转鼓,筛网转鼓内承载有具有微生物菌群的生物填料,箱体内具有用于收集粪便污水的存液区,该存液区位于筛网转鼓的下方。该粪便污水固液分离器能够有效截留并降解粪便固形物,方便粪便固形物的后续处理,该粪便污水固液分离器适用于小型化设备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粪便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配合真空集便技术使用的粪便污水固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粪便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粪便污水一般被集中后采用物理法进行预处理,即采用机械设备将粪便污水中的固形物和水分离,分离出的固形物可以直接填埋,或者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作园林绿化有机肥料,分离出来的污水则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目前,粪便污水的预处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是使用粗格栅或者类似的简单设备对粪便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然后排入城市市政污水中。这种方法简单,但该处理方式只能将粪便污水中少量的杂物分离出来,且分离出来的杂物上会附着大量的粪便,后续处理仍然存在污染物浓度高,固形物浓度也高的问题。
第二种处理方式是先对粪便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粉碎处理,然后通过螺旋输送器进行固液分离。由于经过了粉碎,分离出来的杂质经压榨后含水率可以降低,有机物成分也可以减少,可以直接进行填埋处理。但该处理方式需要的设备组成复杂、体积较大,不适合配套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应用。
第三种处理方式是对粪便污水进行固液分离、除砂、脱水后排入污水处理厂。该处理方式未对粪便污水中的杂质进行粉碎,系统的格栅设备容易发生堵塞,而且整套处理系统结构更为复杂、体积更大、造价高且运行费用昂贵。
目前,飞机、高铁和动车等交通工具普遍采用真空集便技术收集粪便污水。这类粪便污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固形物浓度高的特点,直接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此类污水的处理难度比较大。不仅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达标排放,而且经常发生污泥堵塞造成设备停机。
申请公开号为CN103526825A(申请号为201310464983.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新型吸粪车》,以及申请公开号为CN104829013A(申请号为201510288094.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移动式化粪池污物智能化处理系统》,其中公开的方案均采用离心滚筒对吸入的污物进行固液分离,经过该处理过程,固体污物留在离心滚筒,则离心滚筒的后续处理非常麻烦,处理后通常还需要喷淋装置进行喷淋清洗。一方面固体污物的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另一方面不适合在采用真空集便技术的飞机、高铁和动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截留并降解粪便固形物,能方便粪便固形物的后续处理,同时适用于小型化设备上的粪便污水固液分离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粪便污水固液分离器,包括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相连接的进料管、出渣装置和抽水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固液分离装置、进料管、出渣装置和抽水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一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能够转动的筛网转鼓,所述筛网转鼓内承载有具有微生物菌群的生物填料,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收集粪便污水的存液区,所述存液区位于所述筛网转鼓的下方。
为了防止物料粘附在筛网转鼓上的过滤网网上,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一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位于所述筛网转鼓的上方以方便疏通筛网转鼓上的筛网孔。
为了实现箱体内气体的清洁排放,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一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处设置有一气体滤清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1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