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容积厚壁高压储氢钢内胆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9874.X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3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立;王红霞;王五开;张强;刘玉红;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05143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积 高压 储氢钢 内胆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容量高压储气设备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高压储氢钢内胆的加工工艺,容积达到500L以上。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氢能源技术的突破,用于储运氢气的大容积容器的需求量随之增加。由于氢气的液化温度较低(-252.8℃),因此实现储存与运输,最简单、实用和经济的方法是提高氢气的储运压力。其中,大容量全缠绕高压储氢容器可用于高压、大容积储氢。由于金属材料性能的限制,大容量储氢内胆的研制受到限制,直径小、管壁厚、容积难以突破,是这类容器的特点。
现阶段,储氢容器的结构一般采用碳纤维缠绕铝合金内胆,但是其容积较小,一般在120L以下,承压能力在20~35MPa,不适用大规模储氢、运输使用。提高容器的储氢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储氢容器的容积,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储氢容器的承压能力。而上述两个方面的提高,不是仅仅增大容器容积、增加壁厚即可解决,受旋压工艺、储氢容器的密封性能等诸多制约因素。
钢内胆全缠绕高压储氢容器的承压因钢质内胆为全缠绕且承压超高,所以钢质内胆设计壁厚较厚、大于20mm;内胆两端设计成碟形瓶肩外形、瓶颈壁厚为钢内胆壁厚的1.5~2.5倍;因工作压力大,瓶颈内螺纹剪切应力大,螺纹长,所以瓶颈的直边长度一般不小于100mm的特点,相比常规高压气瓶产品,旋压难度非常大,致使旋压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如旋中钢管前后窜动造成旋压未成形;旋后内孔大不能满足设计工艺机加工要求;旋压时冲击震动较大易损伤设备等。该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瓶颈内胆的端部旋压收口尺寸和碟形瓶肩外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容量高压储氢钢内胆的旋压工艺,其通过控制旋压的工艺参数,实现对大容积、厚壁、长端口的钢内胆旋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容积厚壁高压储氢钢内胆的加工工艺,选用无缝钢管坯料经两端旋压缩口而成,所述钢内胆设计水容积不小于500L、厚度不小于15mm,旋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无缝钢管坯料的收口段加热到1000~1180℃;
步骤二、旋压封头和聚料头:对所述收口段进行补热,用旋压机主轴卡爪夹紧无缝钢管坯料外壁,并以180~220r/min的转速旋转,同时将旋轮的工作面靠近无缝钢管坯料收口段外壁、对其进行7~8道次半球形旋压;每道次中,模座沿无缝钢管坯料轴向进给后,旋轮臂带动旋轮按照圆弧轨迹从无缝钢管坯料轴线垂直位置起始、以0.10~0.14rad/s的速度摆动设计角度,再按照相同的轨迹以0.25~0.35rad/s的转速回位;其中,第1~3道次旋轮臂摆动的角度为45~55°,其后各道次中,旋轮臂摆动的角度依次增加4~8°,最后一次摆动的角度为60~82°,形成半球形封头圆滑外延一聚料头的结构;
步骤三、聚料头增厚:继续补热使收口段温度保持在950~1180℃,旋轮臂带动旋轮按照圆弧轨迹以0.10~0.14rad/s的速度进行5~6道次旋压,每道次步进量与收口段壁厚的比值为0.74~0.52:1,聚料头的壁厚逐次增加为无缝钢管坯料壁厚的1.3~2.5倍;
步骤四、将旋轮臂首先摆动0.1~0.5rad,然后模座沿无缝钢管坯料轴线方向的进给、同时旋轮臂带动旋轮摆动旋压,经2~3道次形成椭球形瓶肩圆滑外延一直段瓶颈的结构;按照相同旋压工艺完成无缝钢管坯料两端头的缩口成型。
优选的,所述加工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瓶颈平头、磨削去除瓶肩内外壁上可能出现的褶皱、抛丸处理,形成旋压气瓶;
步骤六、将旋压气瓶加热至935~965℃,保温时间60~100min后出炉淬火,完成淬火后立即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为620~690℃,保温时间40~80min,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步骤七、对瓶颈内、外壁分别加工螺纹,然后进行二次抛丸处理。
所述大容积厚壁高压储氢钢内胆的容积大于500L、壁厚大于20mm,该类钢内胆的旋压,内壁褶皱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为了承载较高的压力,要求瓶颈内螺纹剪切应力大,因此需要螺纹长,瓶颈直径大于80mm、长度大于100mm,这都对旋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上述技术方案中,经过多道次、步进量及进给速度的控制,首先形成了聚料头,然后经过5~6道次的壁厚增加及瓶颈延长的处理,形成了大容积厚壁的高压钢内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9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