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联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9649.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7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子智;胡宏清;陈增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视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联 控制 命令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级联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主控设备连接有N个依次连接的被控设备,所述每个设备均可发送命令至下一级设备,且均具有一个返回通道可将命令返回至上一级设备,最后一个被控设备的下一级设备是主控设备,而主控设备的返回通道连接至最后一个被控设备,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命令处理机制及主动控制机制,将本来全部由主控设备处理的数据量,分解至级联的每台被控设备中,被控设备留下本设备的执行命令,将非本设备处理的命令下发至下一级设备,本发明将单个控制系统转化为多个独立控制系统分散处理命令,可以大大增强命令执行的效率,越多设备进行联控,命令下发的效率越高,多台设备的联动性越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级联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日益成熟,超大面积的LED大屏幕正被逐渐推广,在推广超大面积LED大屏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LED大屏幕的多画面显示,让艺术工作者的无限创作空间能成为现实,人们开发出了支持多画面显示的LED视频处理器。
安防监控、行政管理、军事指挥、展览展示、科研教育等各行业在视频处理器的应用上,需要多画面显示功能。市场现有的LED视频处理器,一般仅能支持四分屏,从而导致现场施工布线和创意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进而给使用方造成很大的应用困扰,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如图1所示,为传统LED视频处理器通信传送方式,A为主控设备,S1…SN为N个被控设备,即若干个LED视频处理器,该被控设备分别负责多画面中每个分屏的视频输出,在整个主控设备A端,需要处理大量的与N个被控设备之间的返还数据,数据处理量极大,在大量数据通信情况下,就会有误码的情况发生,被控设备数量越多,反应速度越慢。为了降低误码率,以及考虑到主控设备A的处理能力,不适合多台设备同步控制, 这样就限制了被控设备的数量,必然限制了分屏的数量,使得多画面的显示数量受到了局限,降低了用户体验。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视频处理器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联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可支持超多画面的视频图像处理功能,在不占用输入端口的情况下,通过多机信号级联功能,来提高视频处理器同步控制的数量,实现多画面的显示数量,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本发明一种级联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其中,主控设备连接有N个依次连接的被控设备,所述每个设备均可发送命令至下一级设备,且均具有一个返回通道可将命令返回至上一级设备,最后一个被控设备的下一级设备是主控设备,而主控设备的返回通道连接至最后一个被控设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主控设备向依次连接的N个被控设备发送命令组合,该命令组合包括N个被控设备需要执行的全部命令;
步骤2、主控设备发送的命令组合先发送至第一被控设备中,该第一被控设备对接收的命令组合进行判断和选择,若属于本设备的执行命令,则交由本设备执行,其他非本设备处理的命令则作为下发给下一级设备的命令待发送;
步骤3、本设备执行完命令后,判断是否存在需要其他设备配合执行的命令,若有,则通过返回通道回传到上一级设备,若存在本设备需要回复的处理结果,则与步骤2的非本设备处理的命令形成命令组合发送至下一级被控设备;
步骤4、被控设备按依次连接的顺序按照步骤2、3的流程进行命令处理,直至最后一个被控设备将所有被控设备回复的处理结果作为命令组合返回给主控设备,主控设备收集到所有被控设备回复的处理结果中,若涉及到二次执行命令的,重新返回步骤1进行新一轮的命令处理。
通过采用本发明级联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将单个独立控制系统转化为多个独立控制系统来分散处理命令,可以大大增强命令执行的效率,并且越多设备进行联控,命令下发的效率越高,多台设备的联动性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LED视频处理器通信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视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视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9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