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氧生物反应坡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6281.8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罗烈明;江娇容;罗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方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反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氧生物反应坡滤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多山或丘陵地形的中国南方,一方面是地形所限,另一方面是让污水从高处往底处自然流下以减少水泵的能耗,因此污水降解的生化塘总是沿着山坡地势梯级建造而成。一般塘与塘之间由坝组成,坝起到了各个塘的拦水作用。传统的坝一般仅起拦水作用,最多也只是自然生长或人工种植一些植物而已。没有能充分利用其自然状态发挥出更大的生态降解和吸纳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兼氧生物反应坡滤系统,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反应坡滤系统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兼氧生物反应坡滤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沿山坡地势梯级建造而成生化塘,每相邻两生化塘分别定义为上生化塘和下生化塘,该上生化塘和下生化塘间形成有坝坡,该坝坡的坡面上铺设有砾石铺填层,从上生化塘溢出的污水流经砾石铺填层后进入下生化塘,在砾石铺填层中通过自然风的增氧作用和阳光的光合作用实现生物生态污水降解;该铺填层的砾石粒径选在1-5cm之间。
一实施例之中:该坝坡的坡面上铺设阻挡砾石砌体层,该砾石铺填层铺设在阻挡砾石砌体层上。
一实施例之中:该坝坡的砾石铺填层上覆盖有坡滤面阻栏网,该坡滤面阻栏网与坝坡固定。
一实施例之中:该砾石铺填层与水平呈大于15°小于45°的夹角。
一实施例之中:该生化塘包括一个塘体和一接通塘体的整流渠;该整流渠具有一位于水流流向后侧的侧边,该侧边设有齿状溢水齿排,该齿状溢水齿排具有固接在该侧边的固板,该固板上侧开齿以形成齿排,污水溢出通过齿排的齿槽流出。
一实施例之中:该生化塘个数为至少三个,该位于最上面一个生化塘只包括一整流渠,该位于最下面的一个生化塘只包括一接通塘体,该位于中间的生化塘包括一个塘体和一接通塘体之后的整流渠。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兼氧生物反应坡滤系统的坝坡的坡面上铺设有砾石铺填层,能够利用自然风与坡坝的角度构成自然给氧系统,在砾石铺填层中通过阳光的光合作用实现生物生态污水降解,具体而言包括:自然风力进入砾石铺填层表层,构成自然增氧系统,该自然风增氧使砾石铺填层构成的生物膜系统处于好氧状态而对流过该层生物膜的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好氧消化反应,而对污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反应;该砾石铺填层的底层由于自然通风的不足,使增氧不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而使该底层砾石表面的生物膜发生缺氧的兼氧反应(反硝化和厌氧缺氧反应),而将污水中的氨氮分解成N2回归到空气中,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解;从而能够综合复杂的好氧兼氧反应而高效降解的污水中的污染物。
砾石铺填层与水平呈大于15°小于45°的夹角,大于15°以能有效利用自然风,利用自然风与坡坝的角度构成自然给氧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坡滤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坡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整流渠和生化塘塘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坝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4,兼氧生物反应坡滤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沿山坡地势梯级建造而成生化塘10,本实施例之中,设有四个生化塘。每相邻两生化塘分别定义为上生化塘和下生化塘,该上生化塘和下生化塘间形成有坝坡20。该坝坡20的全部坡面上铺设有砾石铺填层30,从上生化塘溢出的污水流经砾石铺填层后进入下生化塘;在砾石铺填层中通过阳光的光合作用实现生物生态污水降解。通过自然风的增氧作用、坝坡的闲置面积、坡度自然水力的涓流作用、砾石铺填层的巨大表面积构成的生物膜消化作用、坝面砾石铺填层的减缓雨水冲刷保护坝体和利用雨水冲刷更新生物膜的作用,以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阳光的光合作用,构成了自然生物生态的零能耗生物生态污水降解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方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方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6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