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阶梯电价机制下居民用电中期负载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16219.9 | 申请日: | 2015-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秀雯;王铮;傅馨;曾晓军;冷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30/02;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梯 电价 机制 居民 用电 中期 负载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载预测与数据挖掘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阶梯电价机制下居民用电中期负载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居民阶梯电价自实施以来,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居民的节能意识,改变了一些不良的用电习惯。在传统的单一低价的电力价格制度下,不同特征的用户群之间的用电行为(而非用电量)差异并不明显。
然而,在新的阶梯电价制度下,不同特征的(如收入、家庭结构、生活习惯等)用户群对阶梯电价将产生不同的响应,这所引起的用电行为差异将逐步凸显出来。这也使得阶梯电价下的负载预测变得更加复杂。精确的负载预测不仅能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还能降低电力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负载预测按照时间范畴可分为短期、中期与长期。短期一般指未来几小时、一天到几天的预测,中期则是指未来数周、数月的预测,而长期预测则是对未来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预测。相较于短期预测而言,中长期负载时间跨度较长,需要的基础数据量较大,并且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干扰,预测误差累积而变得不可靠。
阶梯电价的科学理论基础是通过市场细分的方法区分出不同特征用户群,针对不同用户群采用不同电价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尚处于全面实行阶梯电价的初步阶段,对我国阶梯电价下用电消费行为分析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稀少,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以各种电力负载预测模型和方法为主体的电力负载预测研究。但绝大多数为单一负载预测模型,主要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等模型。单一负载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影响区域用电量的关键因素,捕获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此构建出模型进行预测。然而,几乎所有的单一负载预测模型只是将用户的用电量进行简单加总,以区域用电总量为目标建立该区域的平均行为模型,而忽略了不同类型用户用电行为的特征性。
现有研究中,用户细分方法一般都是基于家庭收入、用电量等单一变量,把用户群简单分为高、中、低收入的用户群。同时,需要事先确定用户群的数目。比如根据家庭年人均收入将居民家庭人为分成四类;以用户月均用电量为唯一指标,依据月均用电量邻域内的户数密度将居民用户初步分为低、中、高收入三类用户。然而,用户每月用电情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往往是随着气温、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近期不少研究已经指出影响电力消费的因素纷繁复杂,更为丰富的影响变量需要在用户细分中考虑,如通过年度用电总量、平均电价、用电增长率、变异系数、负载率、付费率等细分变量对电力行业客户进行了细分。但是,现有研究中还未把阶梯电价相关变量加入到用户细分中。另一方面,国内外关于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了,以往研究总是将某个区域内用户的用电总量作为目标进行预测。传统的总量预测建立的是用户的平均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无法揭示各个顾客群体的不同行为,同时忽略了不同类型用户用电行为的差异性。因此,高效准确的用户类别并且捕捉各类用户用电行为规律是在阶梯电价机制下智能电网规划急需改进的两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负载预测都是根据总量的历史数据来进行负载预测,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现行的居民实时用采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捕捉阶梯电价下的更丰富和精细的居民实时用电数据,这为识别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目前,常见的组合负载预测模式是对同一输入输出数据集建立多个不同的预测模型,然后将预测结果组合起来,或按适当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或者采用更复杂的非线性组合模型,最后选择拟合度最佳或标准离差最小的组合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地对中长期负载进行预测的阶梯电价机制下居民用电中期负载预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阶梯电价机制下居民用电中期负载预测方法,首先,采集居民用电数据,提取出阶梯电价机制下居民用电行为的属性特征,通过聚类分析识别出阶梯电价机制下居民不同的用电行为特征,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电行为特征的用户归聚为同一用户类别;
然后,针对每个用户类别分别建立起对应的负载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
最后,汇总各个用户类别的预测结果。
作为优选,先把居民用电数据按不同的用电行为特征分成若干个类,得到一组若干个具有不同输入输出的数据集,然后对每个数据集建立起相应的负载预测模型。
作为优选,采集居民用电数据后,进行如下操作:
1)数据预处理:获取各用户当日用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6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