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15956.7 | 申请日: | 2015-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4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简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晨峰;谢铭洊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功率消耗及热能产生的发光二极管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电路在操作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进而对整体电路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如何使用简单的电路架构以尽可能地降低发光二极管电路在操作时所产生的温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该发光二极管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及产生的热能能够被有效地降低。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电路,包含有多个驱动电路和多个负载电路,其中,该多个驱动电路为串联连接,且每一所述驱动电路包含有多个二极管;该多个负载电路分别与其对应的驱动电路相连接;
该多个驱动电路分别用来产生多个驱动电压,以分别驱动该多个负载电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负载电路皆包含有至少一个负载区块,其中,该至少一个负载区块包含有多个负载串、一第一端点、以及一第二端点,其中每一个所述负载串皆包含有多个串联连接的二极管,且该多个串联连接的二极管中的第一个二极管的P极耦接至该第一端点,该多个串联连接的二极管中的最后一个二极管的N极耦接至该第二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所述驱动电路内的该多个二极管包含一第一二极管、一第二二极管、一第三二极管、以及一第四二极管,且每一个所述驱动电路还包含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以及一第四端点,其中,该第一二极管的N极与该第二二极管的P极连接至该驱动电路中的该第一端点,该第二二极管的N极与该第三二极管的N极连接至该驱动电路中的该第二端点,该第三二极管的P极与该第四二极管的N极连接至该驱动电路中的该第三端点,该第四二极管的P极与该第一二极管的P极连接至该驱动电路中的该第四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多个串联连接的驱动电路中第一个驱动电路的该第一端点耦接至一交流电源的一端,该多个串联连接的驱动电路中最后一个驱动电路的该第三端点耦接至该交流电源的另一端;除了该多个串联连接的驱动电路中第一个驱动电路之外,其余驱动电路的该第一端点皆连接至前一驱动电路的该第三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所述驱动电路的该第四端点皆连接至其对应的负载电路中该至少一负载区块的该第二端点,且每一个所述驱动电路的该第二端点皆连接至其对应的负载电路中该至少一负载区块的该第一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所述驱动电路内的该多个二极管包含一第一二极管、以及一第二二极管,且每一所述驱动电路内还包含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以及一第三端点,且每一所述驱动电路内的第一二极管的N极与第二二极管的N极或一驱动电路内的第一二极管的P极与第二二极管的P极连接至第二端点,且该第一二极管与该第二二极管未连接至该第二端点的另一端分别耦接至该第一端点以及该第三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多个串联连接的驱动电路中的第一个驱动电路的该第一端点连接至一交流电源的一端,该多个串联连接的驱动电路中的最后一个驱动电路的该第三端点连接至该交流电源的另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除了该多个串联连接的驱动电路的第一个驱动电路之外,其余驱动电路的该第一端点皆连接至前一驱动电路的该第三端点;除了该多个驱动电路的第一个驱动电路以及最后驱动电路外,每一驱动电路的第二二极管的N极耦接至其对应的负载电路内至少一负载区块的第一端点,而每一驱动电路的第二二极管的P极耦接至其对应的负载电路内至少一负载区块的第二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至少一负载区块还包含两个阻抗组件,其中,该两个阻抗组件其中之一耦接在两个相邻负载串中第一个二极管的P极之间,且该两个阻抗组件之另一耦接在该两个相邻负载串中最后一个二极管的N极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所述负载电路包含有至少一个负载区块,该至少一个负载区块包含有多个负载串,且该多个负载串为发光二极管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及产生的热能能够被有效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一实施例中负载区块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另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另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晨峰;谢铭洊,未经简晨峰;谢铭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5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