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4759.3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5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群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张少凤 |
地址: | 5150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站温盐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海洋站的温盐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主要包括温盐传感器及其安装装置,温盐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决定了表层海水温度及盐度测量的准确性及温盐传感器使用的寿命。现有安装装置包括浮体,温盐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浮体上,因而,温盐传感器及浮体可随潮位的变化而自由起伏,传感器电缆预留的长度可以适合最低潮位值。此种安装装置虽然能够满足海滨观测规范的要求,但是,由于浮体的直径较大,在海水的流动过程中,浮体特别容易发生转动,浮体转动的同时,带动温盐传感器转动,因而导致温盐传感器的电缆发生转动形成扭曲缠绕,导致电缆非常容易断裂,以至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造成数据缺失,温盐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下降,需要经常维护,浪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温盐传感器的电缆易跟随浮体的转动而转动,形成扭曲缠绕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温盐监测装置包括浮体以及安装于浮体上的温盐传感器,所述温盐监测装置包括转轴,所述浮体的中心开设有贯通所述浮体的转轴腔,所述转轴部分装配在所述转轴腔内,所述转轴与所述浮体可发生相对转动,所述转轴内设置有贯通所述转轴的温盐传感器及电缆安装腔,所述温盐传感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温盐传感器的探头伸出所述转轴。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浮体形成转轴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圆筒形轴套。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减摇板,所述减摇板与所述浮体同轴,所述减摇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浮体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减摇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片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转轴的外围,并且以转轴的中心轴为基准呈射线状分布。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导流板的下部设置有定位环。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定位环位于所述温盐传感器的探头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转轴由两个半圆柱体组装而成,所述转轴上套装有固定环。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环通过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浮体上方的部位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浮体下方的部位上设置有固定环。
如上所述的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浮体上方的部位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的温盐传感器及电缆通过转轴安装在浮体上,温盐传感器固定在转轴内部的温盐传感器及电缆安装腔内,二者固定连接,转轴部分装配在浮体的转轴腔内,并且转轴与浮体可发生相对转动。因而,在海水的流动性带动浮体发生转动的情况下,由于浮体与转轴分体设置并可发生相对转动,浮体不会带动转轴转动,而由于转轴的直径较小,海水不会带动转轴发生转动,因而,温盐传感器的电缆不会发生转动形成扭曲缠绕,可以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温盐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无需经常维护,节省人力物力。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浮体、减摇板及导流板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转轴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转轴部分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海洋站温盐监测装置,温盐监测装置包括浮体2、转轴6以及温盐传感器8,温盐传感器8连接有电缆1。其中,温盐传感器8固定在转轴6上,转轴6与浮体2可发生相对转动。由于浮体2的直径较大,转轴6的直径较小,因而,海水流动带动浮体2发生转动时,浮体2不会带动转轴6转动,而由于转轴6的直径较小,海水也不会带动转轴6发生转动,因而,温盐传感器8的电缆1不会发生转动而形成扭曲缠绕。
具体的,在浮体2的中心开设有贯通浮体2的转轴腔21,转轴腔21用于承载转轴6,转轴6部分装配在转轴腔21内,转轴6可与转轴腔21发生相对转动。优选的,在浮体2形成转轴腔21的内壁上设置有圆筒形轴套22。圆筒形轴套22的内表面光滑,与转轴6发生相对转动的转动阻力较小,并且耐磨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群,未经黄文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4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