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误伤的鱼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14586.5 | 申请日: | 2015-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龙成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4 | 代理人: | 侯小珂 |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误伤 鱼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误伤的鱼钩,包括安装板、左半球、右半球、转轴和连接结构,左半球和右半球组成球体,左半球和右半球同一端安装在安装板的转轴上,通过转轴可以转动,转轴上设有扭力弹簧;另一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安装板一端伸出左半球和右半球组成的球体外,设有鱼线接环,另一端在球体内与鱼钩连接。本发明设计的鱼钩,抛甩时不会造成误伤情况,非常适合经验不足的垂钓者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设置的压敏开关可以有效地使仿生鱼饵在水中打开鱼钩,适合在水深较大的地方垂钓;但是可以人工复位,重复利用,有效解决鱼钩裸露误伤及鱼饵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防误伤的鱼钩。
背景技术
传统垂钓中,受到传统习惯和传统思维的影响,长期以来,钓鱼时都是在鱼钩上穿设好饵料,然后抛甩到水里垂钓。由于鱼钩裸露,在挥动鱼竿抛甩时,鱼钩可能会钩到脸上、身上,造成误伤;同样由于鱼钩上的饵料在鱼竿反复抛甩过程中和在水里来回拉动过程中容易脱落,需要重新穿设。目前也有少量新型鱼钩采用了防误伤结构,但是存在结构复杂,实际使用不方便,效果不好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鱼钩产品一般没有防误伤、防掉功能或者结构复杂实际使用不方便,效果不好等缺点,提供一种可防误伤的鱼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防误伤的鱼钩,包括安装板、左半球、右半球、转轴和连接结构,所述左半球和右半球组成球体,左半球和右半球同一端安装在安装板的转轴上,通过转轴可以转动,转轴上设有扭力弹簧;另一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安装板1端伸出左半球和右半球组成的球体外,设有鱼线接环,另一端在球体内与鱼钩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左半球和右半球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端分别设有移动槽,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水压开关、左移动块和右移动块,水压开关和左移动块设置在左边,左移动块一端与水压开关连接,水压开关在压力变化下可以推动左移动块在移动槽内左右移动;右移动块通过弹簧连接右半球,可以在移动槽内左右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鱼钩连接端设有钩环,鱼钩通过柔性绳连接在钩环上。
更进一步地,左半球和右半球上设有导流通孔。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设计的鱼钩,抛甩时不会造成误伤情况,非常适合经验不足的垂钓者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设置的压敏开关可以有效地使仿生鱼饵在水中打开鱼钩,适合在水深较大的地方垂钓;但是可以人工复位,重复利用,有效解决鱼钩裸露误伤及鱼饵容易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鱼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安装板10、左半球20、右半球30、鱼线接环40、钩环50、转轴60、鱼钩70、导流通孔80、柔性绳90、水压开关11、左移动块12、右移动块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可防误伤的鱼钩,包括安装板10、左半球20、右半球30、转轴60和连接结构,左半球20和右半球30组成球体,左半球20和右半球30同一端安装在安装板10的转轴60上,通过转轴60可以转动,转轴60上设有扭力弹簧;另一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安装板10一端伸出左半球20和右半球30组成的球体外,设有鱼线接环40,另一端在球体内与鱼钩70连接。
左半球20和右半球30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端分别设有移动槽,连接结构包括水压开关11、左移动块12和右移动块13,水压开关11和左移动块12设置在左边,左移动块12一端与水压开关11连接,水压开关11在压力变化下可以推动左移动块12在移动槽内左右移动;右移动块13通过弹簧连接右半球30,可以在移动槽内左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4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摄像功能的鱼饵
- 下一篇:一种箱内人工养殖药用蚯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