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弯管机和弯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4304.1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顾耿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耿豪 |
主分类号: | B21D11/06 | 分类号: | B21D11/06;B21D11/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弯管 方法 | ||
1.一种螺旋弯管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中的控制系统、主轴旋转机构和辅助主轴同心机构,该主轴旋转机构包括主轴和第一马达,由第一马达驱动主轴转动;该辅助主轴同心机构设于主轴端部的侧旁,辅助主轴同心机构包括气缸组和同心按压头,由气缸组驱动该同心按压头对准该主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上进一步包括有螺旋管节距调节机构和螺旋进给机构;该螺旋进给机构驱动螺旋管节距调节机构整体前/后移动而靠近/远离该主轴旋转机构,该螺旋进给机构包括第二马达、直线导轨、第一梯形螺杆、滑块,由第二马达驱动第一梯形螺杆转动,带动滑块在直线导轨上前/后移动;
所述螺旋管节距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减速箱、滑动底座、第二梯形螺杆、变节距驱动头,该滑动底座安装于螺旋进给机构的滑块上,该伺服电机连接减速箱,减速箱驱动第二梯形螺杆转动,拖动变节距驱动头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节距驱动头包括燕尾型滑块、安装于该燕尾型滑块上的弯臂、安装于该弯臂的导向滑轮,该燕尾型滑块安装于滑动底座的燕尾型导轨上,该弯臂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背向弯管时燕尾型滑块的前进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旋转机构中,其主轴的端部设有管材夹紧结构,该管材夹紧结构包括定位轴、管材定位块、管材夹紧块,该定位轴穿设于管材定位块并插装于主轴的内孔中,该管材定位块固定于管材夹紧块的一侧,于管材夹紧块上设有管材夹紧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主轴同心机构中,其气缸组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组成,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二气缸的气缸座,该第二气缸的气缸座通过前/后滑动机构安装于机架的台面,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左/右活动连接于所述同心按压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机、安装于机架台面上的触摸屏,该触摸屏连接控制主机,该控制主机电连接于主轴旋转机构、辅助主轴同心机构、螺旋管节距调节机构和螺旋进给机构的驱动部件。
6.一种基于螺旋弯管机的螺旋管弯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中空的金属管材中注满填充物,封闭两端使填充物在金属管材内不能漏出;
(2)用简易弯管机在金属管材的指定位置弯折出预弯曲部;
(3)将步骤2后的金属管材通过管材夹紧结构固定于主轴;
(4)按下控制系统的开始键,控制系统自动触发辅助主轴同心机构动作,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运动使同心按压头压紧于定位轴,确保定位轴、主轴在同一直线上受力平衡;同时,控制系统自启动螺旋进给机构,由第二马达驱动第一梯形螺杆转动,带动滑块在直线导轨上向前移动,使变节距驱动头的导向滑轮抵触在金属管材上;
(5)经过步骤4定位后,控制系统同时启动主轴旋转机构和螺旋管节距调节机构,该主轴旋转机构的第一马达驱动主轴转动;该螺旋管节距调节机构的伺服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第二梯形螺杆转动,拖动变节距驱动头匀速或变速向左移动,在弯管的同时调节螺旋弯管的节距;
(6)管材弯曲时,控制系统依据设备总长度以及预先设置好的弯管长度进行计算,当管子弯曲到设定的弯管长度时,伺服电机与第一马达会停止运行,待操作人员在弯曲管材尾端与导向轮的接触面置入防磨保护棉布后,按“开始键”,设备再次运行,运行至预先设定好的总长度后,停止运行,主轴反转,实现复位,操作人员再将已弯好的管子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弯管机的螺旋管弯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弯管后,将所述螺旋管材成品两端的密封件去除,倒出填充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弯管机的螺旋管弯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采用吹气和/或冲水的方法,在螺旋管材成品的中空腔内充气和/或冲水,确保内部的填充物全部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弯管机的螺旋管弯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管子固定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将步骤2后的金属管材一端插入主轴的内孔,另一端穿过管材夹紧结构的管材夹紧孔中,再将定位轴插入主轴端部的内孔;第二种是将金属管材先穿过管材夹紧孔,再将管材夹紧结构及金属管材整体一起插入主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耿豪,未经顾耿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43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折式闸壳边缘折弯装置
- 下一篇:辅助消音器外筒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