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励磁系统调差整定方法、系统及PSS协调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3643.8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8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峰;苏寅生;孙闻;盛超;赵艳军;梅成林;朱良合;马明;王奕;陈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P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李巍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调差整定 方法 pss 协调 | ||
1.一种励磁系统调差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发电机的功率因数,根据所述功率因数计算第一负调差系数,其中,所述第一负调差系数为发电机的无功电流由零变化到额定无功电流时,引起发电机的电压升高预设电压值对应的调差系数;
获取所述发电机的主变压器的短路电抗值,计算预设比例的所述短路电抗值对应的第二负调差系数;
根据所述短路电抗值计算发电单元的总调差保留预设裕度下对应的第三负调差系数;
比较所述第一负调差系数、所述第二负调差系数和所述第三负调差系数,将其中的最大值更新为当前运行调差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系统调差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压值为5%额定电压值,所述根据所述功率因数计算第一负调差系数,具体为:
其中,为所述功率因数,X1为所述第一负调差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系统调差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比例为70%,所述计算预设比例的所述短路电抗值对应的第二负调差系数,具体为:
X2=-70%*Uk;
其中,Uk为所述短路电抗值,X2为所述第二负调差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系统调差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裕度为6%,所述根据所述短路电抗值,计算发电单元的总调差保留预设裕度下对应的第三负调差系数,具体为:
X3=6%-Uk;
其中,Uk为所述短路电抗值,X3为所述第三负调差系数。
5.一种PSS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励磁调节器的初始运行调差系数,将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当前运行调差系数减去所述初始运行调差系数,得到调差变化值;
查询PSS的有补偿特性曲线数据,所述有补偿特性曲线数据包括各频率下PSS空间力矩的初始矢量,根据所述有补偿特性曲线数据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当前频率下PSS空间力矩的初始矢量;
根据所述调差变化值和所述PSS空间力矩的所述初始矢量,计算所述当前频率下所述PSS空间力矩的矢量变化值;
根据所述PSS空间力矩的所述矢量变化值判断所述调差变化值对所述当前频率下所述PSS空间力矩的矢量的影响是否在预设的可控范围内;
若否,则调整所述PSS的参数,并返回所述查询PSS的有补偿特性曲线数据,根据所述有补偿特性曲线数据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当前频率下PSS空间力矩的初始矢量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SS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差变化值和所述PSS空间力矩的所述初始矢量,计算所述当前频率下所述PSS空间力矩的矢量变化值,具体为:
其中,i为所述当前频率,单位为赫兹,为所述当前频率下所述PSS空间力矩的所述初始矢量,ΔX为所述调差变化值,为所述当前频率下所述PSS空间力矩的所述矢量变化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SS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SS空间力矩的所述矢量变化值判断所述调差变化值对所述当前频率下所述PSS空间力矩的矢量的影响是否在预设的可控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PSS空间力矩的所述矢量变化值是否大于-135°;
若是,则判定所述调差变化值对所述当前频率下所述PSS空间力矩的矢量的影响在预设的可控范围内;
若否,则判定所述调差变化值对所述当前频率下所述PSS空间力矩的矢量的影响不在预设的可控范围内。
8.一种励磁系统调差整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发电机的功率因数,根据所述功率因数计算第一负调差系数,其中,所述第一负调差系数为发电机的无功电流由零变化到额定无功电流时,引起发电机的电压升高预设电压值对应的调差系数;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电机的主变压器的短路电抗值,计算预设比例的所述短路电抗值对应的第二负调差系数;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短路电抗值,计算发电单元的总调差保留预设裕度下对应的第三负调差系数;
调差优化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负调差系数、所述第二负调差系数和所述第三负调差系数,将其中的最大值更新为当前运行调差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36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容器批量检测设备
- 下一篇:电力用户分界负荷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