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3000.3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广;刘洪银;李雪峰;周振峰;倪培亮;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王蔚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钢包 顶渣渣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1)、第一金属丝(2)、第二金属丝(3)、钢管套(4);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丝(2)通过第一固定支架(5)固定在钢管(1)的内部,所述第二金属丝(3)通过第二固定支架(6)固定在钢管(1)的外部,所述第一金属丝(2)与第二金属丝(3)均与所述钢管(1)的轴线平行;所述钢管套(4)安装在钢管(1)的前端;
采用所述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所实现的测量方法,包括:
步骤1)、测量第一金属丝(2)的固定点和第二金属丝(3)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h1;
步骤2)、将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插入钢液中,在这一过程中,所述钢管套(4)破开炉渣后进入钢液,然后被钢液烧掉,钢液在大气和炉渣的压力下进入所述钢管(1)内;钢液熔化掉与钢液接触的所述第一金属丝(2),炉渣熔化掉与炉渣接触的所述第二金属丝(3);
步骤3)、钢管(1)插入钢液3~4秒钟后立即提起,然后分别测量第一金属丝(2)的固定位置与其熔化位置之间的距离h2,第二金属丝(3)的固定位置与其熔化位置间的距离为h3;计算钢管(1)内钢液和钢管(1)外炉渣的液位差h4,其中,
h4=h2-h1-h3;
步骤4)、计算钢管(1)内钢液的上升高度h5;其中,
其中,ρ炉渣表示钢渣的密度;ρ钢液表示钢液的密度;
步骤5)、将步骤3)计算得到的钢管(1)内钢液和钢管(1)外炉渣的液位差h4、步骤4)计算得到的钢管(1)内钢液的上升高度h5相加,得到炉渣渣厚h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丝(2)采用熔点低于1000℃的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丝(3)采用熔点低于400℃的金属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套(4)的形状为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30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