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0703.0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允志;杨依军;李春明;王凯;沈明威;张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绝缘油 溶解 气体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分析仪,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逐年加大,对电力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高压变电站投入使用,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除了日常的巡查维护外,定期抽取变压器油进行气体组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对变压器绝缘油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法,将绝缘油从现场取回后,加入一定的平衡气,然后放入振荡设备中进行脱气。脱气结束后,将脱出的混合气体送入气相色谱设备进行组分的分离及检测,通过不同组分的浓度高低来判断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好坏。
目前,市场上的绝缘油色谱分析设备均无法做到全自动分析,只能手动的加平衡气、手动放入振荡设备脱气、手动对色谱进样等。由于大量的工作都需手动完成,不仅造成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对操作员的技术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低、准确性差,甚至会出现操作失败,需要二次取油进行检测的问题。市场上急需一款可完全实现自动化的绝缘油色谱检测设备,以避免人工操作所产生的误差,既可将人力解放出来,同时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该分析仪自动化程度高、误差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仪,含有脱气机构、自动进样机构、色谱机构和电路控制部分,脱气机构中含有脱气盘、脱气电机、脱气盘光电开关、背景光源和摄像头,脱气盘是一个水平设置的转盘,脱气盘的轴与脱气电机的轴连接,脱气盘的上表面周边均匀设置有N个竖直的注射器安置通孔,每个注射器安置通孔的下部连接有一个竖直的固定管套,注射器安置通孔与固定管套内部连通,固定管套的底部设有一个活塞杆通孔,当注射器的活塞杆端部朝下竖直放置在注射器安置通孔中时,注射器针管的上面一部分从注射器安置通孔中露出,注射器的活塞杆从活塞杆通孔中伸出,固定管套具有导向及固定的作用,当注射器放入固定管套内时,可保证每个注射器的放置方向一致;脱气盘的侧面向外均匀伸出N的整数倍个凸出块,脱气盘光电开关设在脱气盘的侧边,当脱气盘转动时,凸出块从脱气盘光电开关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穿过;背景光源设在脱气盘的上表面上方,摄像头设置在脱气盘的一侧上方,背景光源正对摄像头的镜头,当脱气盘转动到设定位置时,脱气盘上的一个注射器安置通孔中放置的被检注射器正好位于背景光源和摄像头之间;脱气电机、脱气盘光电开关、背景光源和摄像头与电路控制部分连接,其中,摄像头接电路控制部分中主控电脑的USB口。
自动进样机构中含有机架、加气电机、皮带、竖直导轨、加气头支架、加气头、加气头光电开关和推杆电机,机架含有横向架体和竖直架体,加气电机固定在横向架体上,竖直导轨固定在竖直架体上,竖直架体上还固定有一根转轴,该转轴与加气电机的轴平行且位于加气电机轴的正上方,加气电机的轴通过皮带带动该转轴转动,加气头支架的后表面与皮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竖直导轨位于加气头支架后表面上的导轨槽中,加气电机启动时,皮带带动加气头支架沿着竖直导轨上下运动,加气头安装在加气头支架的下表面上,加气头位于脱气盘周边的上方,推杆电机竖直设置在脱气盘周边的下方,加气头与推杆电机的推杆上端部上下对应,当脱气盘转动到设定位置时,脱气盘上的被检注射器的上端正好与加气头对应,该被检注射器的下端正好与推杆电机的推杆上端部对应,加气头的中部含有竖直设置的空心针头,推杆电机用于将被检注射器内的脱出气体通过空心针头推入色谱机构中;加气头光电开关设在竖直架体上,当加气头支架上下移动时,加气头支架上的凸出片从加气头光电开关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穿过;加气头光电开关、加气电机和推杆电机与电路控制部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0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