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式行李框水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0410.2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欢;李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燕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 | 分类号: | B60R9/04;B08B9/04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12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行李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顶上的载运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式行李框水箱。
背景技术
车顶行李框是安装在车顶行李架上用于承载大件行李物品的一种汽车配件,能够节省车内空间,扩大搭载空间,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因此广泛受到使用。人们外出野营时,往往会面临生活用水问题,由于水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泊等自然水源是不能直接使用的。人们需要自带水箱储水,然而水箱往往体积较大,会占用很多的车内空间,使得车内空间更加狭小。
为了解决水箱占用车内空间的问题,现多将行李框采用空心管制成,用于储水,从而不会占用车内的空间,该行李框通常被称之为车顶行李框式水箱。然而,长期使用后,空心管的内壁上会粘附很多的污垢、杂质等残留物。一方面,会减少空心管的内径,从而减少空心管内的容积;另一方面,污垢、杂质等堆积起来容易滋生细菌,不够卫生。现有的车顶行李框式水箱通常为两层或三层环形空心管组成,各层空心管之间焊接有连通管来连通,且起一定的支撑作用。其结构复杂,特别是连通管处,清洗特别困难。所以,当车顶行李框式水箱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就将其丢弃,换上新的车顶行李框式水箱,从而造成了浪费,使用成本较高。
因此,急需一种清洗方便的车顶行李框式水箱,以减少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清洗方便的螺旋式行李框水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螺旋式行李框水箱,包括空心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可拆卸的设置在空心管上,其中,还包括用于支撑空心管的支撑柱和用于清洗行李框水箱的清洗装置,所述空心管为螺旋状空心管,所述清洗装置固定在空心管上。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螺旋状的空心管用于储存水。清洗装置固定在空心管上,清洗时可随时取拿,操作方便。相对于传统的行李框水箱,无需在环形空心管之间设置连通管来连通,因此,无需清洗结构复杂的连通管处。本方案中,支撑柱只起支撑作用,只需清洗螺旋空心管即完成了整个行李框水箱的清洗工作。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器本体和固定于清洗器本体侧壁上的刮刀,所述清洗器本体为柔性清洗器本体,所述清洗器本体上设有出料槽,所述清洗器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上设有牵引绳。
方案二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握住其中一根牵引绳,并将另一根牵引绳穿过行李框水箱的空心管。来回拉动牵引绳,清洗器本体在空心管内移动,使刮刀与空心管的内壁上粘附的污垢接触,从而刮掉空心管内壁上的污垢,达到清洗的目的。并且,可将牵引绳直接缠绕在空心管上,即可固定清洗装置,无需其他固定装置。同时,通常将货物放置在行李框上时,为了保证货物的稳定,需要用绳索固定。而本方案中,可利用牵引绳来固定货物,无需另设绳索。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还包括球径小于空心管孔径的球体,所述牵引绳上的自由端连接在球体上。由于空心管为螺旋状,圆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可顺着空心管滚动,从而带动牵引绳穿过空心管,操作方便。
方案四:此为方案二的优选,细端的阻力较小,易伸入到空心管内,方便移动清洗器本体。
方案五:此为方案二的优选,合成橡胶具有良好柔性,可顺利的通过空心管的拐角处。相对于天然橡胶,其抗磨性和抗老化性也更好,使用寿命长。
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合成橡胶为异戊橡胶。由于清洁刀与污垢接触时,会产生比较大的热量,相对于其他的合成橡胶,异戊橡胶的耐热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至方案六中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空心管为铝合金管。由于行李框本体内储存有水,则会增加汽车的重量。而铝合金不易生锈,且重量较轻,适用于本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螺旋式行李框水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螺旋式行李框水箱中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清洗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行李框本体10、出水管11、进水管12、支撑柱20、清洗器本体30、出料槽31、刮刀32、第一牵引绳40、第二牵引绳41,膨胀套50,球体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燕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燕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0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光端机固定装置
- 下一篇:汽车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