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及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0116.1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涛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9/06;A61P17/02;A61K36/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水火 烫伤 软膏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及制法。
背景技术
水火烫伤是指因热力(火焰、灼热气体、液体、固体)、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及电而引起的损伤,西医称为烧伤。早在晋代(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烫火灼伤用年久石灰敷之或加油调和猪脂煎柳白皮成膏外敷的记载。烫伤后轻则局部红斑,次则水疱,重则皮肉焦黑或筋骨外露,损及脏腑。常伴潮红水肿,表面大量渗出,以伤处红肿灼痛、起泡、结焦痂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轻者损及皮毛,甚则伤及肌肉筋内,严重者,火毒炽盛。伤津耗液,邪毒侵入营血,内攻脏腑而生诸症。
水火烫伤可分为一度烫伤(红斑性,皮肤变红,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烫伤(水泡性,患处产生水泡),三度烫伤(坏死性,皮肤剥落)。
现有中医治疗水火烫伤的方法中,公开号CN104524079A(申请号201510039202.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痤疮、水火烫伤、皮肤溃疡的中西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混合而成:氯霉素1000ml、可的松40-60ml、75%酒精80-120ml、龙血竭4-6g、冰片1-3g。公开号CN104721555A(申请号20131070818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四季青10-20份、白蔹10-20份、田七10-15份、地榆10-20份、女贞叶10-20份、炉甘石8-15份、白芨8-15份、紫草8-12份、木芙蓉花5-10份、紫花地丁8-15份。公开号CN103948655A(申请号201410221182.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外敷特效乳化体及简易制备法,由氧化钙(CaO)、龙脑香、灵砂、黑胡麻油、洁净水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外敷特效乳化体中比例为:氧化钙(CaO)60-80%、龙脑香1.5-2%、灵砂0.5-1%、黑胡麻油10-20%。
现有技术对治疗水火烫伤主要包括清创术、包扎疗法、暴露疗法、切痂与植皮等,这些治疗方法大多数疗效不佳,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交叉感染,且治愈后容易留下疤痕,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为原料,具有快速止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的功效,止痛效果好,收敛生肌快,消炎抗菌好,对于水火烫伤具有良好疗效。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蔹8-16份;土箭芪6-15份;马棘7-13份;黄葵9-14份;石耳6-12份;小地扭8-13份;黄刺皮10-14份;地榆炭9-15份;天浆壳7-16份;铁树9-13份;没药8-15份;凉粉草10-13份;水苋菜7-15份;虎杖叶11-16份;苦楝皮8-14份。
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蔹11-13份;土箭芪10-12份;马棘9-11份;黄葵11-13份;石耳8-10份;小地扭10-12份;黄刺皮11-13份;地榆炭11-13份;天浆壳11-13份;铁树10-12份;没药11-13份;凉粉草11-12份;水苋菜10-12份;虎杖叶13-15份;苦楝皮10-12份。
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蔹12份;土箭芪11份;马棘10份;黄葵12份;石耳9份;小地扭11份;黄刺皮12份;地榆炭12份;天浆壳12份;铁树11份;没药12份;凉粉草11.5份;水苋菜11份;虎杖叶14份;苦楝皮11份。
上述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马棘、黄刺皮和天浆壳洗净,置于烘干机中烘干,连同没药共研成粉末,过100-140目筛;
(2)将黄葵、石耳、地榆炭和苦楝皮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取出,沥干,置于锅中,炒干,晾凉;
(3)将铁树和凉粉草打碎,用60%的乙醇制成相对浓度为1.10-1.20(70℃)的流浸膏;
(4)将白蔹、土箭芪、小地扭、水苋菜和虎杖叶置于砂锅中,加水浸泡20-30分钟,加入步骤(2)所得物,煎煮两次,每次煎煮30-40分钟,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40℃)的稠膏;
(5)将步骤(3)所得流浸膏和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加入步骤(1)所得药粉,顺时针搅拌10-15分钟,无菌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涛,未经李小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0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双模式直流-直流功率转换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