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08683.3 申请日: 2015-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5104388B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发明(设计)人: 龚国斌;吴永虎;贾增坡;缪莉;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80 分类号: A01N43/80;A01P13/00;A01N43/40;A01N43/70
代理公司: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代理人: 汪贵艳
地址: 230031***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苯唑草酮 吡啶 莠去津 玉米 苗后复配 除草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技术背景

玉米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畜牧业、食品加工、酿酒及生物柴油等产业的发展,玉米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成为第二大种植作物,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但玉米田的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且玉米苗期受草害最为严重,如在黄淮海夏玉米草害发生严重,草害发生面积占该区种植面积的82%~96%,其中中等以上危害面积达64~66%。苗期玉米受杂草危害时,植株矮小、杆细叶黄,导致中后期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减产。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已作为省工、省时、节省成本的有力增产措施之一。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治大多在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进行。目前,玉米除草剂品种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品种有烟嘧磺隆和甲基磺草酮。但是烟嘧磺隆对某些玉米品种有药害,甲基磺草酮虽然对玉米的安全性好,但是对禾本科杂草效果不是很理想。

苯唑草酮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性,其对绝大多数的玉米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包括常规玉米、甜、糯玉米、爆裂玉米。能在玉米苗后整个生长时期施用,而常规的玉米苗后除草剂仅在玉米2叶期前使用,在玉米6叶期后用药则对玉米不安全。故其比常规苗后除草剂具有更宽的使用期,能让农户在较合适的杂草出苗、农时等情况时施药。苯唑草酮与莠去津等有很好的混用兼容性。但是由于莠去津持效期长,对后茬敏感作物小麦、大豆、水稻等有害,持效期达2-3个月;但如果莠去津用量过大,对下茬作物会有残留药害。如果剂量过小,又起不到增效作用。

另外,苯唑草酮对大多数一年生玉米田常见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有良好防效另外,并且与阿特拉津配合使用时,则死草速度加快,2-4天杂草明显出现白化症状,2周内杂草彻底死亡,对玉米施药期晚的大草,以及鸭跖草,铁苋菜等恶性杂草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其持效期长,与阿特拉津混用查控草期能达到35天以上。

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它的化学结构和许多天然的植物生长激素类似,但在植物的组织内具有更好的持久性。它主要通过植物的根和叶进行吸收然后在植物体内进行传导,所以其传导性能较强。对杂草施药后,它被植物的叶片或根部吸收,在植物体中上下移动并迅速传导到整个植株。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对杂草施药后,由叶片或根部吸收,在植物体中上下移行,迅速传到整个植株,其杀草的作用机制为促进植物核酸的形成,产生过量的核醣核酸,致使根部生长过量,茎及叶生长畸形,养分消耗,维管束输导功能受阻,导致杂草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且对后茬作物安全的一种含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克服了以上两个专利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该复配除草剂的活性成分是由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按重量比为0.1-70:0.1-70:0.1-80组成。

进一步方案,所述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1.5-4:10-30:25-60。

更进一步,所述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2-3:15-20:25-40。

再进一步,所述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重量和占玉米苗后除草剂总重量的0.5~85%。

所述复配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所述复配除草剂中还包括植物油,其用量为20-200毫升/亩。

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菜籽油、蓖麻油、油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植物油用量为50-100毫升/亩。

本发明中植物油是做为增效剂使用,其可与本发明的复配除草剂现混现用,其用量按照20-200毫升/亩与本发明的复配除草剂进行混合,可显著提高除草效果。

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三种活性成分按2:15-20:20-35:比例复配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说明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三种活性成分按2:15-20:20-35比例混配较为合适,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及莎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8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